首页 > > 正文

代客扫墓遇冷不是坏事

在北京工作的李女士日前拨打媒体热线,称由于在外地出差,今年无法回昆明老家为父母扫墓,她希望可以找到一家能够提供“代客扫墓”的公司,可几经寻找还是无果。记者联系昆明各大公墓发现,由于需要此项业务的客户寥寥无几,所以已暂停此业务,有的公墓甚至没有开设此项服务。不仅如此,网络上代扫墓业务也因没市场而逐渐消失。

“代客扫墓”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刚刚出现的时候,引发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与讨论,也确实有人或者出于“尝鲜”的需要,或者是客观上确实需要有人代为扫墓而对这种扫墓方式进行了体验和尝试。但是总体上来说,“代客扫墓”还是质疑多于肯定,批评多于点赞。而公众的选择,也很快就让这门生意从刚开始出现时的“红火”变得格外落寞。

“代客扫墓”遇冷在绝大多数人看来,无疑是件好事。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这种扫墓方式显然也不算是一种真正的创新或者说颠覆,反而是对清明传统的一种曲解,并不值得提倡。首先,帮助别人扫墓的人,明显是冲着钱去的,而不是冲着情去的,其服务质量令人担忧。比如在购买祭祀品的时候,会不会以次充好?在祭奠礼仪上,会不会敷衍了事?这都是千里之外的委托人所无法控制的。

清明扫墓更主要的是一种精神活动,重在精神上对已故亲人的思念和追悼,至于扫墓祭奠的形式,则完全可以根据现实条件,可繁可简。尤其是随着近年来清明扫墓在方式上日益多元和丰富,市民可选择的余地比以前大了很多,就更加不必拘泥于一种方式,也就更加没有了请人代为扫墓的必要。

比如对新闻中这位当事人来说,由于自己在外地出差,无法亲自回家扫墓祭奠自己的父母,那么她完全可以在异地家中摆上一束鲜花,几盘水果,然后在心中默默地回忆一下已故亲人生前的种种好处,表达一下自己的怀念或感恩之情。这不也是一种很好的祭奠吗?不用舟车劳顿,一样可以实现追思和悼念的目的。

除此以外,还可以像现在很多时尚的年轻人那样,通过网络来拜祭亲人。现在很多人都在网络上设立了纪念堂,可以供网友祭奠亲人,既绿色环保,花费又比请别人扫墓少得多,也是一种可供考虑的祭奠方式。说到底,“代客扫墓”看上去双方共赢,实际上却是只有形式,没有内容;只有物质,没有精神,而且有弄虚作假,糊弄逝者之嫌,不值得提倡。

[责任编辑:孙净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