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40个孩子体验京剧魅力

 

在内蒙古京剧团青年演员崔猛的带领下,3月12日,北方新报《带我去玩吧》栏目的40个孩子看表演、穿戏服、画脸谱——在一次次的亲身体验中,感受国粹京剧的艺术魅力。

报名火爆

京剧是我国的国粹,但相对学习钢琴、美术的兴趣,孩子们学习京剧的兴趣却一直不高,其实学习京剧是孩子们了解和继承传统文化的最好载体。

本报发出此次活动的报道后,报名情况非常火爆,原定30人的名额被迫增加到40人。

3月12日,在内蒙古妇女儿童中心一楼演播大厅内,参与活动的孩子们最先被这里陈列的京剧道具吸引了,并且爱不释手。

“这是什么?京剧帽子吗?大胡子呀!”孩子们大多第一次接触京剧道具,不专业的叫法把一旁的老师逗乐了。“那不叫帽子,京剧里叫做盔头!那个也不叫胡子,叫髯口。”老师纠正说,光这些服饰在叫法上就颇为讲究,京剧博大精深,其中普通的盾牌、盔头、刀、头饰不仅有别的叫法,还都有着很深的文化内涵,孩子们要学习和了解的东西有很多。“我在电视上见过这些道具”、“真好看”,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地交流着。

图1_副本

                      参观京剧演出道具

 

学戏要先练好基本功

“京剧就是站在台上咿咿呀呀地唱,学京剧就是天天跟着老师学唱就行了,是这样吗?”崔猛问现场的孩子们,可是孩子们并不清楚,崔猛说,“其实,学习京剧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下功夫练好基本功。”

随后,少儿京剧班的20多个孩子展示了基本功:倒立、空翻、跨腿……精彩的表演让小朋友们啧啧称赞,尤其是小学员们连续后空翻的表演,赢来了热烈的掌声。

“京剧有200多年的历史,是一门全面的艺术,包含了舞蹈、戏曲、武术、杂技、美术等多种艺术。要学好京剧,必须有扎实的基本功。”崔猛说。

今年33岁的崔猛和弟弟崔蛟出生于京剧世家,他们的姥爷、父亲都是京剧团演员。兄弟俩从小耳濡目染,学习京剧。如今,他俩都是内蒙古京剧团的演员。

崔猛小时候学京剧,每天早晨5点起床,练习两个小时的基本功,即翻跟头、侧翻、空翻。吃完早饭,开始学戏,学到武戏,又要练习一番基本功。虽然现在崔猛已经30多岁,但是要说到表演,他飞身起来就能翻一个筋斗,这都是得益于小时候练习的“童子功”。崔猛说:“基本功练好了,人的身体和精神就有向上的感觉,加上戏曲文化的熏陶,京剧演员会有不一样的气质,行当里叫做‘精气神儿’。”

8岁的刘展锟第一次接触京剧。在台下,他静静地听着崔猛老师讲解京剧行当、艺术形式。当少儿京剧班的小学员们表演起京剧的基本功动作时,他看得津津有味。这堂别开生面的京剧课是刘展锟平时接触不到的,所以他听得特别认真。他认为京剧很了不起。

图2_副本

                  崔蛟在给小朋友画脸谱

 

行当里学问大

“京剧有四功,唱念做打;有五法,手眼身法步;还有四大行当,生、旦、净、丑,老生又分为老生、小生,旦还分为老旦、花旦……”崔猛向小朋友们介绍着四大行当的区分。

“什么是老生,什么是花旦呀?”孩子们对于这些专业术语刨根问底。崔猛干脆将这些转化成孩子好理解的说法:“老生的角色就是男性中的老人,相当于我们家里的爷爷。老旦相当于老奶奶的角色,花旦就是妈妈的角色喽!”生动的比喻,孩子们乐了,一下子都明白了。

当日上午,少儿京剧班的小学员们扮上后,走上台。老师介绍一个角色,他们来一个选段。其中两位扮演丑角的小学员表演了《报灯名》,由于扮相可爱,步伐滑稽,立即引来一阵哄笑。

“生旦净丑,丑排在最后,可是京剧里哪个角儿最大,其实是丑。最初是看戏的皇家等达官显贵想一起表演,他们的身份特殊,在角色中又重在娱乐,于是诞生了丑这一角色,丑自然也就为大,哪个位置都敢坐。”崔猛介绍着,孩子们的表情很是夸张。

在这些小学员中,年龄最小的是5岁的王超。别看他年龄小,在少儿京剧班里却不是新手。他从3岁开始跟着崔猛学习京剧,渐渐喜欢上了京剧。10岁的刘嘉方学习京剧3年了,她说自己很喜欢京剧,已经基本学会基本功,现在不仅能表演花旦,还能表演一些武戏。

孩子们认为,学京剧最重要的是坚持,从中还能学到许多做人的道理。

 

美术功底必须硬

京剧中的美术艺术也是大有学问,大家喜爱的脸谱画法就是其中一种。在京剧表演中,演员们都是自己化妆,个个都是化妆师,美术功底相当过硬。在活动现场,画脸谱、穿服饰——孩子们对扮上行头颇感兴趣。

先画一张大白脸,再把眼睛、嘴巴周边描红,最后将眉心、鼻尖描黑……只用了15分钟,孙新皓在崔蛟老师的帮助下变身“美猴王”。随后,崔猛和弟弟崔蛟给其他小朋友画脸谱:张谢雨佳变成了小花旦,刘展锟和刘超变成了小丑角……

化完妆,崔猛拿出特意带来的四大行当服饰,让小朋友们试穿。小朋友们再次涌到崔猛身边‘刘祥雨穿上长袍服,戴上黑色盔头、耳挂,被打扮成了包拯,王尔迪穿上了花旦服饰,妩媚动人。

化了妆、穿上戏服的小朋友们把一根不锈钢的大柱子当成镜子,纷纷站在前面亮相、臭美。

孩子们爱上戏曲

又是看表演,又是学知识,又是画脸,又是穿戏服——每个孩子都是热情满满,这把崔猛老师累得满头大汗。崔猛对大家说:“大家今天了解到的只是京剧的一点点皮毛,我的初衷也是想让大家包括家长对我们的国粹有个了解,希望大家今后保持对京剧的兴趣,有更多的人学习这项传统艺术,把它继承下去。”

活动结束时,“美猴王”孙新皓不肯让妈妈给他卸妆。“我不想洗,我要回去给爷爷奶奶看。爷爷奶奶很喜欢看京剧,看到我的样子,他们一定很高兴。”孙新皓一边说着,一边模仿孙悟空做出眺望的动作。

通过这次活动,许多小朋友爱上了京剧,他们用“很美”、“很特别”、“很有文化内涵”来形容京剧。家长们也对京剧有了重新的认识。“过去我们不懂京剧,总觉得听起来挺吵,现在了解了京剧,觉得京剧有着很深的文化底蕴,很有韵味,唱词也非常讲究。”家长王中宇说。

记者了解到,为了传承京剧文化,内蒙古京剧团在2010年成立了少儿京剧班,内蒙古妇女儿童中心在2014年成立少儿京剧班。目前,这两个少儿京剧班一共培训了200多名京剧小学员。今年,崔猛又收到了多家小学的邀请,他将走进小学普及京剧艺术。

图4_副本

                                             合影留念

 

学京剧重在品德

活动接近尾声时,崔猛和弟弟崔蛟上阵表演了压轴戏曲选段《三岔口》。

“京剧分为文戏和武戏,刚刚小学员们给大家表演的都是文戏,大家想不想看武戏?”崔猛话音刚落,小朋友们便欢呼起来。

崔猛和崔蛟两人手持大刀,乍一看,两人同台,却各有空间打斗,似有摸索的味道。孩子们有所不知,这是《三岔口》中最负盛名的模拟艺术形式表演。

两人在虚拟的黑暗中打斗,只见一会儿双刀对刀,一会儿后空翻躲避,一会儿对打中大刀飞出……一次次刀光剑影的惊险之后,两人才有交手。一个个回合下来,孩子们才看懂了,原来这两个人是在黑夜中打斗呀!黑暗中摸索的眼神儿、探索的身体,表演得淋漓尽致。孩子们看得目瞪口呆,现场不断响起热烈的掌声。

“现场看的感觉和看电视就是不一样。”一位小朋友说,现场看京剧表演感觉很精彩。

图3_副本

                                           崔猛在给小朋友戴盔头

“梅兰芳大师享誉一生,可他在临终时却说,自己对京剧的认识也只是了解到一点点边缘而已。戏曲来源于生活、创作于生活。每一部戏曲都是一个经典故事,也是活生生的教育故事,需要京剧演员在表演时不断摸索、创新。学习京剧也是学习做人的道理。我们选京剧演员最重要的是看德,选人品,德不过关,师傅不收。”崔猛说,他希望有更多的孩子能够多了解京剧艺术,多继承传统文化。

[责任编辑:萨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