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给陪读家长减减负

 

据《楚天都市报》报道,为让家长了解孩子的学习状态,武汉一高中推出家长陪读。家长早上6点多到学校,与高中生一起上课、跑操,到食堂就餐等等,直到晚上9点30分上完自习才回家。

去年10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家长要严格遵循孩子成长规律,因材施教。要求切实消除学校减负、家长增负,不问兴趣、盲目报班现象,不做“虎妈”“狼爸”。武汉这所高中通过开展家长陪读的方式来达到为学生减负的目的,算得上是回应教育部意见的一种具体探索。

然而,学生的学业负担,其实有一个很长的链条,学生固然处于链条的末端,而家长在这个链条上的位置,也同样处于相对的下游。家长们会给孩子压力,是因为他们承受了来自于上游的更大压力,而学生的压力也并非全部来自于家长,所以,仅依靠家长的换位思考,并不能实现对学生的减负。

从社会大环境来看,在就业市场上,唯学历论、唯名校论仍然有很大的市场。在高考竞争中,一分压倒一片的现实仍然存在。在这种情况下,一味要求家长不要给孩子压力,要求家长放弃对优质教育资源的追逐,家长必定难以接受。

从学校小环境来看,学校给家长的压力也同样巨大,老师喜欢成绩好的学生,升学率也是评价学校和老师的“金标准”。哪个家长也不愿意自己的孩子成为老师眼中的差生,不愿孩子排在成绩榜单的末尾。所以,即便知道孩子学习很累,家长也很难让孩子轻松下来。

笔者认为,家长陪读的形式可以向更大范围推广,可以让教育、考试部门的工作人员和领导也到学校陪一陪孩子们,真实体验孩子们的学习生活,感受孩子们的学习压力,这将有利于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和升学制度根本性的改革,更有利于推动社会评价机制的逐步转变。

当教育大趋势不再唯分数论,名校不再是获得好工作的唯一通行证,那么相信更多的家长就会秉持温和教育、兴趣教育。此时,即使学校不倡导家长给孩子减负,恐怕没有几个家长还愿意让孩子顶着压力学习。

[责任编辑:丁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