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朝克代表呼吁:尽快抢救危在旦夕的濒危民族语言文化

QQ图片20160313210146

“濒危语言保护工作存在不少问题,濒危民族语言文化抢救保护工作的生命力与实效性都有待加强。”3月13日,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所党委书记、副所长朝克在驻地接受采访时,用3组数字清晰地勾勒出了“民族语言的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当前,我国处于濒危状态的语言已达20余种,其中,使用人数在千人以下的语言有15种。预计未来几十年间,将有20%的语言不复存在。

朝克说,我国偏远地区的少数民族语言,如鄂伦春语、赫哲语、纳西语等语言和方言的湮灭,都已在“旦夕之间”,塔塔尔语、基诺语、普米语等一些少数民族语言已完全失去交际功能。“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当务之急就是强化和鼓励濒危语言的使用,扩大其使用范围,充分体现其功能,提高这些语言的生命力。”

“首先要制定和落实相关立法,建立濒危语言语料库。其次要建立语言保护示范区,扩大濒危语言的使用范围和影响力。第三要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提高濒危语言的保护实效。”对此,朝克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濒危语言的抢救和保护,需要相应的法制保障。通过立法和规范,强化文化、教育、民族等部门的职能,并加强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有关责任部门应当增加语言保护领域的科研立项。此外还应开展大规模的语言田野调查,抢救性地记录濒危语言,创建包含文本、语音、图像与动作的多模态语料库。”

谈及在语言资源丰富的地区设立“濒危语言保护示范区”的建议,朝克指出,应采取措施鼓励使用母语,鼓励少数民族在日常生活和公共交往中使用本民族语言,在民族地区的中小学与幼儿园设立本民族语言课程,制作适合电视和新媒体媒体播放的民族语言节目。“相关部门还可以向社会征集与该民族语言或当地方言有关的歌谣、故事,汇编成册,鼓励大家传唱或传诵。”

自1982年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作以来,朝克30多年坚持不懈研究满通古斯语族语言,用汉、蒙、日、英文在国内外发表150余篇学术论文,出版30余本专著。去年7月,为了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鄂温克族濒危语言文化抢救性研究”课题,朝克带着研究生和课题组成员,到我区与黑龙江鄂温克族生活的山林草原、农村牧区进行调查。他说,没有自己经过田野调查获取的第一手原始资料,做起研究来不踏实。从实践中探索理论、理论联系实际是他最崇尚的治学态度。

(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全国两会报道组记者 刘春芳 陈文慧 薛晓芳 籍海洋 )

[责任编辑:梁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