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燕牌缝纫机

一次,在一位朋友家中见到了一台老式缝纫机,让我想起了过去家中的那台缝纫机。

那台缝纫机是我结婚时专为妻子买的。20世纪70年代,结婚时兴“一蹬(自行车)一转(缝纫机)一看(手表)”三大件,就是人们当时所说的“凤凰车子上海表,燕牌缝纫机不能少”。当时,商品紧缺,但凡娶媳妇的人家都要省吃俭用,找关系购买。有的人家实在没办法买到,就在婚礼前将这些物件折合成钱交给女方家,否则,娶亲那天新媳妇是不会上轿的。

记得在农村时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有一家生活贫穷,小伙子却长得一表人才,忠厚实在。女方到男方家“看人家”时就提出必须要“三大件”。男方看到闺女敦厚朴实、知书识礼,满心欢喜,于是一口答应。经过一年的努力,自行车和手表算是买到了,缝纫机却怎么也买不到。于是,媒人给女方保证,到“典礼”时一定如愿以偿。姑娘听信了媒人的话也就心底踏实了。结婚前夕,姑娘到婆家“巡视”了一番,看到“三大件”样样齐全,满意而归。可是结婚后新娘子“回娘家”回来后,发现缝纫机不翼而飞。于是质问丈夫,丈夫嗫嚅着说:“借的,送给人家了。”新娘子听了很不高兴,让丈夫找来媒人,在公婆面前来了个“三曹对案”。

媒人也只好耐心劝解,无奈新娘子就是不干,提出离婚。婆家怕到手的鸭子飞了,于是,通过媒人斡旋,答应将缝纫机折合成钱给了女方,一场风波才算平息。

那时,家中有台缝纫机,就像今天有了台电脑,不但是重要的身价和摆设,而且在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我结婚时的“三大件”,是凭借当时在供销社工作的父亲的“优势”购买的,虽然没费多少周折,但买这“三大件”的钱却是一笔不小的费用,是全家省吃俭用才凑够的。

这台燕牌缝纫机伴随了我家31年,在家庭生活中可谓功不可没。由于妻子一直酷爱缝纫,天资聪颖,无师自通,所以,这台缝纫机就成为她缝新补旧、裁大剪小的主要工具。结婚后的第一年冬天,妻子就靠着她的心灵手巧大展才艺,将小叔子不合身的衬衫改得非常合体,又为每人缝制了一双鞋垫。她的缝纫技术很快得到了家人和亲戚朋友的认可。

婚后的第二年,我们就开始独立生活。不久,妻子成了当地供销社的售货员,凭着“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妻子从供销社买上小花布为女儿缝制衣服,常常将小女儿打扮得花枝招展,漂亮可爱。

回到城里后,妻子遭遇了下岗的变故。当时,五口之家仅靠我有限的工资养家糊口,生活过得非常拮据。妻子一面照顾孩子,一面干零活。她先后做过缝纫工,贩过布料,赶过交流会,在市场卖过鞋,在学校打扫过卫生等,不论干啥,她都没有离开过心爱的缝纫机。就是平时,她常常在晚上或休息日,将缝纫机熟练地打开,穿针引线,操刀裁剪,将大人和孩子的衣服进行改造。她将大衣服改成小衣服,将旧衣服翻成新衣服,然后用烙铁(后用电熨斗)熨得平平整整,以至同事常常羡慕我裤子上那笔直的“火车道”。

每到春节前,妻子更是加班加点,缝新补旧,给家人增衣添物。大到为孩子扯布裁剪制作,小到为每个家人做两双鞋垫。常常是家人早已进入梦乡,家中还传出嗡嗡的缝纫机工作声。她将家中每个成员打扮得漂漂亮亮,精精神神,常常引得邻居羡慕不已。孩子的同伴认为我家“很富有”,邻居们认为我们很会“过日子”。是的,鲜亮生活的背后是妻子废寝忘食的辛勤付出。

“吃不穷,穿不穷,计划不到一辈子穷。”充分说明了精打细算在居家过日子中的重要性。看着现在有些人将好好的衣服扔进了垃圾桶,妻子总是惋惜地说:“咱们最困难的时候,我的一条裤子穿了3年!”听着这句辛酸的话,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在搬入楼房时,妻子准备将那台缝纫机带上,我却执意卖掉它。现在,每当看到妻子戴着老花镜为孙子用针线改制衣服时,我就后悔当初的决定有些轻率。

[责任编辑:萨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