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国家的孩子》:用艺术感染力传递社会正能量

这是一件留在我国历史长河中让人久久难忘的往事:20世纪60年代初,我国遭遇了连续3年的自然灾害,粮食大幅减产,许多地方甚至颗粒无收。饥饿遍布每一个城市乡村,上海地区的儿童福利院收满了无家可归的孤儿,刚刚咿呀学语的幼儿面黄肌瘦、襁褓之中的婴儿嗷嗷待哺。周恩来总理了解情况后,找来时任内蒙古自治区主席乌兰夫同志商量,能否从内蒙古调一些奶粉来解燃眉之急。乌兰夫当即爽快地答应了总理的要求,并提出一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建议:可以把一部分孤儿从上海送到内蒙古,由草原人民来抚养他们。于是,辽阔的内蒙古大草原敞开她宽广的胸怀,3年中接纳了3000多名上海孤儿。

蒙古族额吉、阿爸辛劳无私地养育了这群小生命,把他们从饥寒交迫的生死线上拯救过来,并哺育它们茁壮成长。这些孤儿的身上流淌着生身父母的血液,也承接着草原父母的养育之恩。他们见证了民族团结的同胞情谊,体会了祖国大家庭的温暖,他们是国家的孩子!

进入新世纪后,这些国家的孩子和养父母深厚的亲情成为草原上的一段佳话广为流传,大量的报道见诸报端,这其中以蒙古族女作家萨仁托娅全景式的纪实文学《国家的孩子》的影响最为广泛,并被改编成电视连续剧。内蒙古民族歌舞剧院又以此纪实文学为蓝本,向广大观众奉献了同名的舞台话剧。

与纪实文学《国家的孩子》、电视连续剧《静静的艾敏河》所反映的事件和表现的内容一样,话剧《国家的孩子》也是围绕内蒙古草原抚养上海3000孤儿这个事件展开。在纪实文学和电视连续剧已经发表和播出之后再改编为话剧,使观众产生新鲜感极为不易,《国家的孩子》的编剧独出心裁:它没有全景式地描绘这一事件本身,而是选择了抚养孤儿的家庭中的一个侧面,叙述了敖更、巴特尔夫妇领养上海孤儿小根,以及小根(温都苏)成长过程中的一系列故事,表现了党和国家对生命的尊重、保护和草原人民大爱无疆的品质,整部话剧娓娓道来又奇峰突起的故事情节让观众仿佛置身于故事当中。

与纪实文学能用文字自由地表达人物内心世界和电视连续剧能用多种镜头组合自由反映人们日常生活相比,舞台话剧有着显而易见的局限性:只有两个多小时、舞台上的两三个场景,不可能用大量的独白去抒发人物的主观感受,也没有广阔的空间。这种局限对导演和演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话剧中略显偏执而又不失善良的巴特尔阿爸、忠诚职守的喇嘛院长德力格尔、刚正不阿的福利院副院长孟华、纯洁无暇的保育员鸿雁、调皮而又成熟的塔拉根……这些演员都显示出不俗的表演才华。敖更的扮演者为我们塑造出一个无微不至的草原母亲的形象,在领养温都苏和为温都苏出钱治病的情节中,敖更额吉隐忍辛勤、温柔善良、爱子心切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征表现地淋漓尽致。而温都苏的扮演者对人物形象理解深刻、把握适度,立体化地展现出这位孤儿在养父母的关怀下,由思念亲生父母到把养父母当作比亲生父母还重要的亲人的过程,塑造了温都苏刚韧相兼、知恩图报的性格特征。这些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通过舞台的展现,产生了巨大的艺术感染力,引起了广大观众的共鸣。

有一种爱,超越血缘和地域而存在。温都苏内心深处的诉说做出了注解:“没有太阳的白昼阴沉沉,没有月亮的夜晚黑沉沉,父亲母亲就是儿女们心中的太阳月亮啊!我的爸爸妈妈,如果你们还健在,你们找过我吗?在来南方的路上,我还在心里怨恨你们,可是现在,这个问题对我已经不重要了,我有额吉、我有阿爸,我也有我的父亲、我的母亲,而且我知道,我的生身父母,你们一定也在想着你们的儿子。”

《国家的孩子》就是以这样的艺术感染力传递了大爱无疆的社会正能量。

[责任编辑:萨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