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呼和浩特市加快构建文化产业新格局

 

唱好文化惠民这台戏

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座城市的灵魂。如今,呼和浩特市文化建设如火如荼:建设好文化类场馆,留住历史的记忆;将非遗请进展馆,供市民饱览;办好各类文化节庆活动,酿造独特的青城味道…… 然而,文化场馆建设是一方面,后期盘活文化资源是更重要的另一方面。有了丰富的文化设施后,如何让街坊享受实惠,共享文化大餐,相关管理者须做足功课。没有生活养料的补给,文化就成了无源之水;没有市民的参与和享受,文化的根系难以牢固。只有扎根于生活、扎根于民间,文化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才能发挥出来。当一个个公园飘出嘹亮的歌声、普普通通的街头巷尾出现有组织的文化活动,企业、社区、社会组织等社会各界广泛参与文化活动时,这出文化惠民大戏才算唱好了、唱响了。

文化庙会学剪纸。

呼和浩特市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关于打造民族文化强区的战略部署和“抓大扶小”的发展思路,坚持改革与发展并举,事业与产业齐抓,积极培育市场主体,搭建产业发展平台,产业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产业门类逐步健全,产业结构日趋完善,市场活力和吸纳就业能力也得到明显增强,初步形成了以规划为引领、园区为载体、项目为支撑、市场化运作机制为保障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

圪料街一角。

多项政策保障文化产业发展

呼和浩特市积极挖掘特色文化资源,发挥地域优势,成功引进一批有影响力的文化企业,如北大青鸟、北京天创集团、内蒙古青山文化旅游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深圳华强集团、保华集团、西部控股集团、内蒙古电影集团等一批全国知名的文化企业与文化产业项目的落地将极大提高全市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

为确保项目的顺利建设,呼和浩特市成立专门的项目负责小组,并出台了《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意见》,从市场准入、财政、投融资、土地、税收、人才、奖励等7个方面制定了优惠政策,明确了自2015年起,全市每年设立3000万元文化产业发展专项扶持资金。呼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整合力量,做好跟踪落实,协调办理土地、规划等前期手续,提高开工率;对于正在实施的项目,做好项目的跟踪协调服务,协助解决具体问题,加快项目建设进度,确保项目早日运营、早日见到成效。同时帮助企业积极申报国家和自治区文化产业扶持项目,争取多渠道扶持资金,助力文化产业发展。2011年—2015年,经由呼和浩特市组织申报的国家和自治区文化产业扶持项目共有15个,共获得自治区6260万元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目前,全市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均在顺利建设中。

截至2015年9月,全市文化产业法人单位2089家,其中规模以上文化企业56家。非文化法人单位所属的文化产业单位125家,个体经营户7636家。2015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约达到93亿元,占GDP比重3.0%,基本形成了信息服务业、动漫游戏业、设计服务业、现代传媒业、艺术品业、教育培训业、文化休闲旅游业、文化会展业等“文化+旅游+科技+体育+现代服务业”的综合文化产业。 伴随着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政策的实施和一批文化产业重点项目的开工建设,呼和浩特市文化产业已进入快速发展期,为推进全市服务业转型升级、促进首府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神泉生态旅游景区。

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多点开花

玉泉区重点打造以大召景区为中心,以席力图召、五塔寺、观音寺等各类召庙、寺院为依托,合理规划旅游线路,使游客充分领略玉泉区独具特色的“召庙文化”;对大召前街、久久街等商业街面的明清商街完成后续建设和特色客栈建设工程;借助旧城区改造,在大盛魁旧址恢复商号原貌,建设大盛魁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目前部分主体工程已完成,目前大盛魁博物馆、蒙博博物馆、辽金元老窑瓷馆和世界报刊杂志馆4家民营博物馆正式开园,35家手工艺师工作室和自治区12个盟市的手工艺品主题店已全部入驻,均对公众免费开放。

新城区于2015年立项、预计总投资280亿元的保华控股集团国家级新媒体产业园已通过论证,将分3期实施,将建成国家新媒体与云计算创新产业先行示范区;将大窑遗址、阴山岩刻遗址与小城镇建设结合,重点打造集表演、观光、娱乐、休闲、餐饮为一体的旅游度假区,满足游客需求。目前,中国大青山岩画展示园区、呼和浩特草原马汇、民族特色工艺品研发制作销售基地、民族音乐资源集成系统及网络化应用等一批重点文化产业项目正在如期施工。

在赛罕区,总投资39亿元的“方特主题公园”已经签订合作意向;总投资29亿元的“华夏文明传承文化产业园”初步形成合作意向,开始实施制定《规划方案》;总投资55亿元的“内蒙古(国际)影视文化产业科技城”如期进行。 回民区有效挖掘并保护利用好独特的老旧企业厂房资源,进一步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以创造力为核心,以技术创新和研发等产业价值链为高端环节,努力打造高附加值的知识密集型新型产业,通过蒙亮公司等龙头文化企业引领辐射作用,助推回民区文化产能提升。

非遗展示。

基层文化产业发展态势强劲

预计总投资280亿元的“保华控股集团国家级新媒体产业园(南区)”正在和林格尔县紧锣密鼓地进行,建成后将成为国家新媒体与云计算创新产业先行示范区;打造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的抢救、积累、传承、研究、开发、营销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内蒙古出版集团蒙古族数字科学博物馆”总投资达到1.5亿元,一期580亩土地已经签订征地合同,进入土地收储平台;预计总投资13亿元的“草原豆思文化创意产业园”已完成建设额近8000万元,将打造集研发、培训、体验于一体的现代化文化产业园;总投资6.7亿元的“内蒙古奥威马文化产业园”已经完成1.5亿元的建设额,到2020年工程全面完工后,和林格尔将出现一座现代化的马文化博物馆。

在清水河县,“老牛湾黄河峡谷旅游区”已完成建设额3.8亿元,“石峡口生态休闲文化博览园”已完成建设额2000万元。“老牛湾黄河峡谷旅游区”已经建成了国家地质公园主碑、科普影视馆、地质公园博物馆、公园景区门景等项目,今后两年主要建设“老牛湾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展示馆”。

在托克托县,总投资预计5.4亿元的“中华君子津——托克托沿黄文化旅游综合体”项目正在有序进行;神泉生态旅游景区二期工程建设已经完成,瑞沃葡萄庄园、广宁寺旅游景区主体建设已完工,预计今年5月可接待游客。

武川县自2011年开始,文化产业持续发力,仅5大重点文化产业项目预计引进20.6亿元投资,目前已完成建设额6.8亿元。其中,内蒙古国际马文化中心、内蒙古阴山边塞文化产业园总占地9千亩,正在抓紧施工。“南山历史文化生态创意产业园”、“大青山红色人文绿色生态旅游带”和“牌楼馆草原商旅文化旅游项目”正在有序进行工程建设,部分项目一期工程已经完工。 在土左旗,一批预计总投资达到50多亿元的文化产业园主体工程已经完工。其中,内蒙古敕勒川文化旅游产业园一期工程基本完成,建成后,有文化体验、商务会议、休闲度假、草原观光、民族艺术展演、温泉养生、湿地生态等多功能的文化旅游项目将面向公众开放。由土左旗文体广电局倾力建设的土左旗红色革命纪念园区、荣耀先烈士故居和文化中心,现主体工程已完成,正在积极布展。文/图 本报记者 钱曙光

[责任编辑:丛龙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