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全民健身发展迅速 通辽市体育人口达120万

近年来,通辽市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体育工作“33533”发展思路,坚持以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为出发点,积极探索新时期全民健身工作的新路子,从规划、投入、设施、服务等方面入手,着力完善公共体育服务网络,全面提升公共体育产品供给能力,有力促进了群众体育建设与经济、社会建设的协调发展。目前,我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120万人,体育人口达到37%,公益社会体育指导员7500余人,科学健身指导率达到2.4‰,全民健身体育活动站(点)遍及城乡各地,全市年均开展各类群体活动2000余次,参加人数140万人次。

资金投入力度大 体育活动有效开展

记者了解到,按照《全民健身条例》和《全民健身实施计划》(以下简称条例、计划)要求,市、旗两级均将全民健身经费纳入到了政府年度财政预算,并建立了与地区经济发展联动的自然增长机制,目前,市旗两级财政年均投入经费达2000万元,十二五期间,市旗累计投入资金近10亿元,用于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和维修维护、群众体育赛事和活动以及全民健身日常工作的开展。全市体育彩票公益金70%以上都用于支持和保障全民健身工作。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体育场地覆盖面广

目前,覆盖市、旗(县)、苏木乡镇、嘎查村(社区)的四级公共体育健身设施网络已具备一定规模,全市公共体育场馆和全民健身场所达到3891个,7个旗县市区建有以综合运动馆、篮球、乒乓球和羽毛球等项目运动场所为主的全民健身中心。市里重点规划建设的新城区全民健身中心已开工建设。2014年,市财政投资1.1亿元建设了15000平方米的市老年健身文化中心,目前已完工,投入使用后将有效缓解我市冬季活动的开展。90个苏木乡镇中,74个建有以篮球场、门球场、健身路径、室内乒乓球和健身房为主的全民健身活动站。2224个行政嘎查村中,1208个建有以篮球场、健身路径和室内乒乓球为主的全民健身活动站。167个城市社区中,132个建有以篮球场、健身路径和室内乒乓球为主的全民健身活动中心。

记者从通辽市体育局了解到,市、旗两级投资建设的40余个大型综合性体育场馆和健身公园,苏木乡镇建设的文化体育广场,已经全部做到了向社会开放。全市非公共体育设施开放率接近70%,其中学校体育设施免费向学生开放。同时对现有公共体育设施、社区住宅小区、公园、广场用地规划也进行了重新调整,为解决主城区公共体育设施问题,全市共建设、完善健身休闲广场90个,晨晚练点680个,大小活动中心112个,拥有了东顺广场、文体广场、哲里木广场、科尔沁体育中心广场等“四大广场”,辽河公园、西拉木伦公园、人民公园、森林公园等“四大公园”,其中每个公园均建有1万平方米以上的活动广场,配备了较为齐全的健身设施。特别是辽河公园,建设面积325万平方米,水系面积160万平方米,绿地面积165万平方米,其中30万平方米的体育活动区,设置了足球场、篮球场、排球场、网球场、羽毛球场、门球场等85片体育场地和多种体育健身设施,2015年整合辽河公园现有设施,新建了一条20公里的百姓健身步道。

体育社团管理规范化社会组织网络体系健全

据介绍,目前我市体育总会所属的市直单项体育社团共有39个(协会28个、俱乐部9个、工作委员会2个),会员人数已经超过1万人。以体育协会、俱乐部为主体组织开展的活动年均200余次,参与人数20余万人次。2011年成立了通辽市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8个旗县市区也相继成立了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注册社会体育指导员已经达到7500人。目前,全市各类协会、俱乐部达270个,会员数突破20万人。市体育总会带领和指导各协会,每年组织全市篮球赛、业余足球联赛、中青年网球赛、职工乒乓球赛、汽车越野赛、信鸽翱翔赛等活动。市老年体协在城市社区、苏木乡镇、嘎查村,普遍建立起了老年人体育组织,全部实现了“四有”(有组织、有场地、有经费、有活动)。

打造精品体育赛事,提升体育发展水平

为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全民健身需求,我市还组织开展了适合各类人群、涵盖各个区域、贯穿年度始终的“一地一品牌,一地一特色”的全民健身活动。市本级连续19年组织了“8·18”哲里木赛马节,连续5年组织了全市干部职工运动会、全市社区运动会和全市农牧民健身大会。

记者 赵恺

[责任编辑:杨苏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