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呼和浩特扎实推进“一村一品”项目建设

呼和浩特市:六年扎实推进“一村一品”项目建设——实施“一村一品”项目建设是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发展区域特色产业,创新经济增长方式,带动老区经济快速发展的一项行之有效的措施。在当前新的形势下,实施“一村一品”项目建设也是推进新农村建设、全面实现小康的重要举措。

资料图片

从2010年实施“一村一品”项目建设以来,呼和浩特市实施“一村一品”项目379个,有3万多户老区农户从 “一村一品”项目建设中受益。

在呼和浩特市土左旗形成了以陶思浩中心一前晌村汇智为代表的肉羊养殖产业;托县形成了以五申镇绿野为代表的牧草种植产业;和林县形成了以城关镇西景为代表的小杂粮加工产业;清水河县形成了以韭菜庄乡朱毛草村喜洋洋、北堡乡阳湾村万业丰为代表的肉羊养殖、种羊繁殖产业;武川县形成了以哈乐镇德胜营村晟源为代表的中草药种植产业;新城区形成了以毫沁营镇乌兰不浪村鑫冠为代表的蔬菜种植;回民区形成了以攸攸板镇东乌素图村谦和为代表的农家乐;赛罕区形成了以榆林镇三道沟村蒙得利为代表肉羊养殖产业。

六年来,呼和浩特市形成了优质小杂粮、蛋鸡、肉牛、肉羊、中草药、蔬菜、农家乐等一批知名品牌,“一村一品”项目正在成为老区优化产业结构,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突破口和切入点。通过“一村一品”项目带动,以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的重要动力,让老区农民靠科技致富,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受益老区农民纯收入每年增加100元到2000元不等。实现了经济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记者从呼和浩特市老促会了解到,发展“一村一品”作为老区增收的重要手段,着力合作社建设和龙头企业带动,以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品种做纽带,充分发掘和发挥老区区域优势,使“一村一品”产品竞争力不断得到提升。土左旗浩峰鲜玉米进入呼和浩特市各大超市;和林县西景粮油产品打入北京市场;清水河县小香米畅销区内外;武川县山茶注册绿色产品商标、通过国家900认证,进入超市等等。

优化“一村一品”挖掘老区潜力,呼和浩特市逐步形成农产品种植养殖基地化。针对老区农民种养技术较差,适时开展技术培训,分期进行跟踪服务指导;扶持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链条得到进一步延伸。龙头企业积极向特色资源、特色产业靠拢,带动了“一村一品”项目建设,同时,“一村一品”也为龙头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发展平台。

据介绍,经过几年的努力,呼和浩特市老区形成了与优势农产品产业相适应的链条,到2015年有十多家龙头企业在老区发展。内蒙古国梁经贸公司在清水河县注册合作社发展种羊繁殖产业,带动老区肉羊品种改良;内蒙古鑫冠规划测绘有限责任公司在新城区革命老区投资数千万建设蔬菜水果种植示范基地,带动老区农户增加收入。

通过几年的实践证明,发展“一村一品”是促进老区发展的有效途径。有利于发挥本地优势,培养具有鲜明特色和竞争力的支柱产业,实现小生产、小产品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有利于转变思想观念,加快老区农民脱贫致富步伐,发展老区经济。(呼和浩特新闻网记者 栗溶)

[责任编辑:丛龙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