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包头新闻 > 正文

稀土高新区推进企业集中、产业集聚、资源集约 “链式发展”打造金属新材料产业集群

包头常铝生产车间。

震雄铜业绞线生产车间。

极薄取向电工钢生产车间。

华鼎铜业全底吹全热态三连炉连续炼铜生产线。

园区经济是地方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是推进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今年以来,包头市稀土高新区以企业集中、产业集聚、资源集约的“园中园”作为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点和着力点,积极打造“铝及其深加工、铜产业循环经济、新型钢材料”等先进金属材料产业链,推动以华鼎铜业、震雄铜业、包头希铝等为代表的企业,生产体系耦合发展,产业要素高效关联,持续筑牢园区高质量发展的实体经济根基。

创新模式 助力集群发展

连日来,位于稀土高新区希望工业园区的包头华鼎铜业发展有限公司电解车间里,伴随着隆隆机声,两台专用行车在236个电解槽上方往返穿梭,提取原料和产品。作为公司最重要的车间,成品高纯阴极铜每天从这里源源不断地产出。

“我们自主创新的全底吹全热态三连炉连续炼铜生产线,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依靠科技创新,企业的生产效益得到显著提升。”厂长智恩荣向记者介绍。

为解决子公司包头震雄铜业有限公司原材料需求不足问题,并与震雄铜业形成完善的铜产业链,提高双方的盈利能力,实现供给结构平衡发展,2023年5月,华鼎铜业实施了年产10万吨铜电解改扩建项目,项目全部投产后可实现年产值300亿元,满足未来3至5年包头市大力发展风电光伏等装备制造新动能板块增加的精铜需求,实现产能就地转化。

今年以来,稀土高新区向“新”发力,围绕“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依托丰富的金属资源及原材料优势,牵引带动先进金属材料高端、融合发展。

目前,铝及其深加工产业链围绕包头希铝形成了“煤—电—电解铝—铝深加工—再生铝回收利用”“煤—电—粉煤灰—建材”“煤—电—烧碱、PVC”等建材、化工、市政公用循环产业链。目前,园区铝深加工产业链已形成150万吨产能,通过近800米的铝水通道,直供铝液给包头常铝、希铝铝合金、成功铝业等下游铝深加工企业,并生产出电工圆铝杆、铸轧卷、铝棒、铝箔、大扁锭等产品。

铜产业循环经济产业链围绕华鼎铜业初步形成了“矿产—阳极铜—电解铜—铜导体”“矿产—SO2—硫酸”“矿产—阳极铜—冶炼渣—重选回收”等循环经济产业链。华鼎铜业目前形成了年产12万吨阳极铜、10万吨电解铜、60万吨硫酸的生产规模。震雄铜业与华鼎铜业形成产业链上下游互补,现有产能10万吨。

新型钢材料围绕包头威丰稀土电磁材料股份有限公司10万吨高磁感取向硅钢项目,具备自产母材、轧制、退火、涂覆涂层的全工艺链条生产极薄取向电工钢,是西北地区和自治区唯一拥有取向硅钢生产线、从事高性能电工钢研发与制造的民营企业。

整合资源 形成发展合力

连日来,包头威丰稀土电磁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线上,0.08mm极薄取向电工钢正在加速生产,这一打破国外技术垄断的产品,可广泛应用于制备脉冲变压器和阳极饱和电抗器等装备。

记者了解到,极薄取向电工钢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性材料,特别是特高压交直流输配电项目建设、国防建设、航空雷达、智能医疗设备、新兴战略产业、5G、大数据中心等领域都离不开极薄取向电工钢。

“多年来,我们系统研究了无底层取向电工钢制备、精密冷轧钢带板形控制、绝缘涂层质量控制及在特殊工况下的磁性能评价体系等极薄取向电工钢制备关键技术,开发出成套的工艺和装备,2020年4月,建成了国内唯一一条从热轧卷开始的极薄取向电工钢全流程生产线,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扩大产能,让好技术得到更大范围的推广应用。”公司相关负责人张力钧表示。

企业扎堆集聚、竞逐发展。震雄铜业专注合金类极细线研发生产领域,研发出直径仅0.016mm、相当于人头发的1/7的极细铜丝,目前还在研发0.0098mm等更加高端的超细规格产品,广泛应用于精密电子器件、医疗、航空、汽车、通讯、工业机器人钻探等高端领域,技术已达世界领先水平。

稀土高新区牢牢把握“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发展方向,积极发挥科技创新引领作用,大力实施“双倍增、双提升”和规上企业研发活动“三清零”行动,坚持做好科技体检、科技特派员和“四个一”行动三项重点工作,集聚创新资源要素、培育多元创新载体、构建创新服务体系,多措并举唱好创新“重头戏”,全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呈现“百花齐放”的良好局面,助力越来越多的企业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

目前,稀土高新区以希望园区为代表的“园中园”,已集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1家,形成了从电解铝铜到精铝、精铜杆、板、带、箔、丝全产业链加工体系,2023年实现工业总产值429亿元。(记者 贾婷婷)

[责任编辑:任丽华]

版权声明

一、凡注明来源为"正北方网"、"北方新报"、"内蒙古日报社"、"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内蒙古正北方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 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二、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正北方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三、转载声明:本网转载稿件有些作者不明,请相关版权单位或个人持有效证明速与本网联系,以便发放稿费。

正北方网联系方式:电话:0471-6651113 | E-mail:northnews@126.com

今日内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