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呼和浩特新闻 > 正文

呼和浩特,大爱之城“善”光闪耀

涓涓细流汇江海,点点星光映苍穹。

在呼和浩特这片沃土上,总有一些事让人感动。在传承城市文脉、塑造城市文明的过程中,有这样一群热心、勇敢、诚信、敬业、友善的人,用爱温暖了整座城市。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青城好人”。

特别是近年来,呼和浩特市努力提升城市文明水平,多措并举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风化人,凝聚道德力量,筑起了一座充满温情和大爱的文明之城。

如今的青城,那些不为人知或广为人知的大爱善行几乎每天都在发生,并已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好人层出不穷,增添最美底色

一女子将文件袋遗落在出租车座位上,里面装有刚从银行取出的10万元现金……2023年7月16日上午,呼和浩特市乐行出租车公司的司机李子华拾金不昧,将车内捡到的财物交给警方,后来找到失主并将财物归还。

“恩人,终于找到你了。”2023年5月8日中午,一位中年男子眼含热泪来到回民区牛街一家火锅店,见到37岁的老板李元韬时甚是激动。就在几天前的深夜,李元韬奋不顾身救下两名落水少年,其中一名少年就是这位中年男子的儿子,随后,他将一面锦旗送到了李元韬的手里。

在呼和浩特,雨中托举断落光缆3小时,交警变“浇警”的武旭东;车祸现场有男孩昏迷,路过的武警卫生员陈思奇紧急施救;曾主营汉堡的西餐厅老板杜一伟将信用看得比金钱还重要,主动闭店为会员退钱……无不诠释着“青城好人”的模样。

被评为“北疆楷模”的魏明,是我市一名退休干部, 60年来,他帮助过的人成千,做的好事上万。2003年,由魏明发起的“顺风车”队,传递“被需要”是一种幸福的理念,像磁铁一样,把好人们聚集在了一起。

“一个志愿者就是一把泥土,但并不渺小,无数泥土凝聚在一起,就汇聚成一道山峰,一条山脉,这样的山峰和山脉就可以改变风的走向,可以决定水的流速,这风就是社会风气,这水就是文明进程。”魏明说。

在呼和浩特,“中国好人”“内蒙古好人”“青城好人”层出不穷。他们年龄不同、身份各异,但每个人身上都有各自的精彩,不仅给文明呼和浩特增添了最美的底色,受到了全社会的崇敬与学习,也展现了呼和浩特市近年来精神文明建设的丰硕成果。

从个人到群体,推动城市文明前行

更多时候,善与美“浸润”在平常的生活中。在呼和浩特,平凡人演绎的温情故事屡见不鲜。在赛罕区绿地饕餮美食街的一家面馆里,有一个贴满便签儿的提示板,上面写着“免费吃面”,一张便签儿就能换取一碗面。面馆老板李明表示,起初,他们每天会为环卫工人提供早餐,如今,他们会为遇到急事儿、难事儿的人提供帮助。来这里吃面的顾客也深受感染,通过多付“备用金”,一起传递温暖。

2023年冬至这天,由爱心企业与内蒙古智力残疾人及亲友协会联合为心智障碍者量身定制的“爱心餐厅”——小波耀红汤饺馆正式营业,目的是帮助更多的心智障碍者实现就业愿望,目前第二家饺子馆正在筹备中……

2024年4月20日18时30分许,在新城区古路板村大青山红色文化公园南100米处,一辆白色轿车突然侧翻起火,且随时有爆炸危险。危急时刻,退伍军人马玉彬和网红青年仝伟不顾自身危险冲进火场救出被困女子。就在救出女子不到1分钟时间,车辆瞬间爆燃。“这次突发事件证明首府市民是好样的,尤其是年轻人,他们不顾自身安危勇往直前,救出被困人员,彰显了新时代年轻人的社会责任心。他们为呼和浩特市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值得表扬。”内蒙古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韩成福如是说。

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志愿者的身影。从个人到群体,在呼和浩特,“有困难找志愿者,有时间做志愿者”已经成为多数市民的共识。“志愿服务帮助了他人,对自己的精神也是一种升华。”内蒙古芸公益协会党支部书记段辛星这样理解志愿服务。

数据显示,目前,我市在册志愿组织队伍5654支,注册志愿者已达64.97万人,累计志愿服务时长641万小时,人均志愿服务时长为9.8小时,他们时刻践行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一项项志愿服务活动犹如一朵朵文明之花,在青城大地竞相绽放。

榜样力量,催人奋进。多年来,呼和浩特市各地积极发挥道德模范的榜样引领和示范带动作用,涌现出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13人、“中国好人”25人,自治区级道德模范及提名奖82人、“内蒙古好人”145人,市级道德模范434人、“青城好人”761人,并建设了好人馆、好人街、好人公园及广场46个,在1300余处点位设置了先进典型公益海报,用有温度的百姓语言让群众可知可感、可信可学,让学雷锋、当好人、做志愿者的氛围更加浓厚。

崇德向善,成就“城市风尚”

一个好人就是一面旗帜,一群好人影响一座城市。

小黑河冰水中救人的保安张吉祥、勇救危重老人的快递小哥张善荣、见义勇为勇擒抢女子手机的快递小哥李岩、紧急给货车和电动车灭火的公交司机王俊平和吴丽珍、在交通事故中勇救伤者的“中国好路人”云跃……近年来,一批批身边好人在青城不断涌现。

“偶然之中也有必然,呼和浩特市涌现出太多的善人善事,绝非偶然。”市文明办综合科科长赛汉说,平凡中见伟大,细微处见真情。从现象到本质,或许能寻找到呼和浩特市“好人之城”蔚然成风背后的原因。

文明是城市软实力,文明城市的核心是人的文明。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着力打造“青城有礼、青城有爱”精神文明工作品牌,常态推进、深化“做文明有礼的首府人”市民文明素质提升行动、“青城有爱 文明有我”系列活动,深化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文明社区“六大创建”,持续开展“榜样就在身边”学习宣传教育活动,不断深化先进典型的学习宣传和帮扶礼遇。

同时,呼和浩特市持续擦亮“青城石榴籽在行动”特色品牌,增强广大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行动自觉,大力选树“新时代好少年”,以文化人、以德润城,争当“青城好人”蔚然成风,带动和影响着一大批人向上向善,在全市推动形成了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良好“城市风尚”。

在“青城好人”的带动下,呼和浩特城市文明体现得越来越广泛,在不同时段、不同地段,都可以捕捉到这样的城市文明“微画面”:街头扶老助幼的交警、等待行人过马路的驾驶员、公交车上主动让座的青年男女、帮助路边残疾人的志愿者……

从个人到群体,从群体到品牌,“青城好人”现象愈来愈突出并引人注目。今日呼和浩特,惠风和畅。“青城好人”已成为这座城市的最美风景,不断刷新着城市文明的新高度。(记者 吕会生)

[责任编辑:孙丽荣]

版权声明

一、凡注明来源为"正北方网"、"北方新报"、"内蒙古日报社"、"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内蒙古正北方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 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二、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正北方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三、转载声明:本网转载稿件有些作者不明,请相关版权单位或个人持有效证明速与本网联系,以便发放稿费。

正北方网联系方式:电话:0471-6651113 | E-mail:northnews@126.com

今日内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