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呼伦贝尔新闻 > 正文

两代人 一条路

在额尔古纳市北部原始林区,331国道静卧在茫茫林海中,从1988年一支专业的公路养护队伍进驻这里开始,36年来,一代代的养护员守护着228公里长的道路。这里没水、没电、没有网络信号,但大山记得他们走过的身影,长路记得他们一腔赤诚守护祖国边防公路最美的模样。

大兴安岭北部原始林区的冬天,美得不可方物。一棵棵雾凇,就像是一个个精心打扮的姑娘,站成浩瀚的林海,在林海中蜿蜒着一条路,被称为331最美边防公路。

冰和雪是北部原始林区的主旋律,目光所及之处皆是一片纯白,纯白的世界中,偶有橘橙点点,他们就是这条路的守护者——呼伦贝尔市交通运输事业发展中心拉布大林边防管护队。作为边防管护队奇乾道班长,“冰包”是张啟国打了几十年交道的“老相识”了,既爱又恨!之所以“恨”是因为“冰包”是这条路上最大的“拦路虎”。“冰包”虽然是拦路虎,可也是他们不可或缺的水源地,因为这里没有饮用水,冬季的饮水都要从冰包里未冻实的地方取水。为保证道路畅通,今年,张啟国和大家想出了一个缓“冰”之计——在山体和道路之间用木板夹上塑料布围挡,极大限度地延缓了冰水上路。

大兴安岭北部原始林区属于无人区,距离额尔古纳市区约350公里,不仅没有饮用水,也没有电,而且绝大多数地方都没有信号。在奇乾到恩和哈达沿途有两个保通点,紧急联络只能靠卫星电话,即便是卫星电话也要四处找信号。这天作业时张啟国接到了无人区里巡护电信信号的柴瑞峰打来的卫星救援电话,原来是小柴的车滑到了道下需要救援,张啟国和队员们及时到来让小柴很是感动,其实这么多年,每当看到有需要帮助的人他们都会伸出援助之手。无人区里的相互帮助显得弥足珍贵,像小柴这种情况都有生命危险的,原始林区里的野兽、极寒对人而言都是不可抗力的因素。

最近,管护队里的韩东很久没有联系上在保通点值班的老爸了,张启国决定让韩东去一趟160公里以外的保通点,一是看看老韩和点上的情况,给父亲带些给养;二来巡查一下沿线路况。

韩东是90后,在这条路上都工作13年了,工作上的师父就是他的父亲——老韩,老韩已经工作35年了,本可以退休的他又申请了5年的延期。

正在路上忙活的老韩见了韩东,很是惊讶,看到父亲,韩东也放心了,帮父亲干起活儿来,收工后,韩东和父亲一起来冰包上取水,爷俩一边取水,一边聊起了家常,老韩告诉儿子不用担心,他一切都好,就是没有信号,会时常“失联”,而韩东也告诉父亲家里也都还好……

4258处冰包是沿线的“老大难”,长度达300多米,高度2米多,且在不断上涨,每次作业看到溢到路面上的水,90后的米鹏有些心疼,水越多、冰包越大,春天彻底清理的时候对路面的损坏风险就越大。

米鹏说:“这条路其实对我来说也是一个相识多年的老朋友,就是我见他路况好的时候我也开心,有时候哪儿受到破坏了、自然灾害,心里也着急也心疼,想各种办法努力把它修好。”

同为90后的郭翔,每次在无人区作业的间歇总爱拍些照片,作为礼物送给儿子,因为无人区里什么也买不到,但这里绝美的雾凇也是极其珍贵的礼物,每次儿子看了都会很开心。

和管护队的兄弟们一起生活了几天才知道,其实管护队里父一辈、子一辈的不仅是韩东父子,张啟国也是,而米鹏,郭翔也都是名符其实的“路二代”……

331边防公路的美让人惊叹,春夏秋冬,美得不尽相同,其实最美的不仅是令我们沉醉的风景,还有一群护路人。

无人区里的路少有人走,他们的付出也鲜有人知,但路一直在脚下,他们也一直在路上,公路在脚下延伸,精神在代代传承,两代人,一条路!(刁宇来 丁禹 李辉 )

[责任编辑:段丽萍]

版权声明

一、凡注明来源为"正北方网"、"北方新报"、"内蒙古日报社"、"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内蒙古正北方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 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二、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正北方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三、转载声明:本网转载稿件有些作者不明,请相关版权单位或个人持有效证明速与本网联系,以便发放稿费。

正北方网联系方式:电话:0471-6651113 | E-mail:northnews@126.com

今日内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