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土声音 > 正文

夜校既要“出彩”更要“长红”

最近,“夜校”这个颇有年代感的词汇,突然变成了年轻人的“心头好”,迅速火遍大江南北。北京、广州、西安、无锡等地,各种兴趣课程受欢迎程度堪比网购“秒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下班后就走进教室刷课程,从舞蹈声乐、书法绘画到非遗手作、养生健身……他们正以一种不同以往的方式打开“夜生活”模式。

夜校,顾名思义当为利用晚上、非工作时间进行再教育的一种教学模式。这一曾流行于上世纪80年代的教学模式,如今正以崭新姿态闯入当代年轻人的夜生活,且大有一座难求的紧俏程度。四川成都一位学友就坦言,“这次上夜校的机会是我拼手速抢来的,可得好好珍惜。”时隔40多年重演的“夜校热”,表达出年轻群体渴望自我提升的强烈诉求,更为构建继续学习、终身学习型社会助力添彩。

回望改革开放初期,“夜校热”主要缘自年轻人憋足了恶补文化学习的一股劲。如今,早已是教育体系完备、人民生活富裕、社教资源供应充足的崭新时代,“夜校热”的回归,折射出人们对精神生活的更高追求,学习内容也更倾向于展现兴趣、丰富人生、技有所长的艺术类课程。有人曾以“一场‘活起来’的文化与年轻人精神需求的双向奔赴”喻之,或不无道理。

长期以来,不少非遗技艺和传统文化只沉淀于相对小众的圈子里,部分公共文化场馆也缺乏年轻受众的靠近与青睐。“夜校热”不仅让年轻人从公共文化服务中获益匪浅,同时也为盘活文化资源、弘扬手艺人技艺提供了机遇。曾有学员表示,“平时下班回家经常刷刷手机时间就溜走了,空虚和浮躁的情绪随之而来。但在夜校学篆刻的一个半小时,我能全身心专注在一件事情里,反而觉得充实又平静。”而为夜校培训提供课程服务的文化馆、美术馆等,也在努力适应、对接、升级与扩容,这无疑彰显出相辅相成、互利共赢的良性格局。

剖析“夜校热”成因,不乏内生动力与外部引力的相互激荡。伴随着物质生活富足,年轻人渴望成为艺术审美与精神世界的富有者,而艺术夜校的文化传播又恰为其旺盛精力释放找到情之所趋和力之所向的出口;物美价廉更让高质量美育资源触手可及。一季度12次课、学费仅需500元;一杯咖啡的价格即可报名一堂高质量兴趣班,价格亲民让人们可在家门口、楼道外乐享非遗传承人、工艺大师、艺术院团专业教师等的高水平授课。此外,“夜校热”还可顺势治愈由职场压力产生的内心焦虑,为年轻人充实生活、增长技能、收获友谊提供平台。

作为社会教育形式,夜校承担着提升教育水平、提高文化素养的社会职责。呵护好“夜校热”,既要“出彩”更要“长红”,这就需要有关部门在优化政策环境、整合社会资源、提升利用质效等方面下足功夫。各地要坚持规划引领,强化资金支持,依托街道、社区等,改扩建更多的活动场地和平台,同时招募高校退休教师、职校教师等力量,让更多资源下沉到基层一线,为更多青年提供学习机会。(张玉胜)

[责任编辑:韩伟丽]

版权声明

一、凡注明来源为"正北方网"、"北方新报"、"内蒙古日报社"、"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内蒙古正北方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 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二、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正北方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三、转载声明:本网转载稿件有些作者不明,请相关版权单位或个人持有效证明速与本网联系,以便发放稿费。

正北方网联系方式:电话:0471-6651113 | E-mail:northnews@126.com

今日内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