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呼和浩特新闻 > 正文

【镜鉴文明】兴和县:“小板凳课堂”接地气 基层宣讲“零距离”

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宣讲阵地就延伸到哪里。连日来,在乌兰察布市兴和县的公共广场、田间地头、农家院坝、养殖场都能看到”小板凳”宣讲志愿者的身影,他们与群众面对面宣讲、心贴心交流,把党的创新理论和各项惠民政策送到群众身边。

记者在大同夭乡兴胜庄村看到,村民们自带小板凳,二三十人围坐在志愿者身边正在聚精会神地听课。宣讲志愿者们用“土话方言”将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新思想、新政策以及党的二十大精神编写成贴近群众生活、易于群众理解的内容,面对面讲政策、聊发展的形式,将宣讲内容精细化、通俗化,把党的创新理论融入“柴米油盐”“茶余饭后”,实现了宣讲“零距离”,并在互动环节送上了洗衣粉、肥皂等生活日用品。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重要讲话精神,兴和县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中心主动作为,牵头组织相关部门单位选派的专业宣讲人才。宣讲丰富内容,涵盖群众关心的就业、养老、医疗、种植养殖等热点难点问题,把讲理论、讲政策、讲故事结合起来,把专家学者讲、党员干部讲和百姓自己讲结合起来,通过集中宣讲、分众宣讲、入户宣讲等方式,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和各类政策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

在做好宣讲的同时,还走进孤寡老人、残疾人、留守儿童等特殊家庭,为他们清洁室内外卫生、免费理发等,在“拉家长”的同时讲政策,真正发挥了文明实践“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的积极作用,在凝心铸魂中更好把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送到百姓家门口,传到群众心坎里,切实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理论政策宣讲志愿服务队伍不断壮大,吸纳乡镇、县直单位在职党员干部、退休老党员、老教师、大学生等精干力量,理论政策宣讲志愿者达100余人,今年截止目前,走进乡村、社区、学校、企业、军营累计宣讲60余场次,受众近5000人。

[责任编辑:孙丽荣]

版权声明

一、凡注明来源为"正北方网"、"北方新报"、"内蒙古日报社"、"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内蒙古正北方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 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二、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正北方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三、转载声明:本网转载稿件有些作者不明,请相关版权单位或个人持有效证明速与本网联系,以便发放稿费。

正北方网联系方式:电话:0471-6651113 | E-mail:northnews@126.com

今日内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