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呼和浩特新闻 > 正文

​恼包村:多彩民俗闹新春 欢欢喜喜过大年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除夕的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恼包村热闹非凡。炸糕、熬奶茶、画糖人、剪窗花、扭秧歌……这些传统民俗散发出的浓浓年味儿勾起了人们儿时最美好的回忆。

锣鼓声声辞旧岁,喜气洋洋迎新春。“没有秧歌不过年”,来自多个村镇的高跷队、舞龙舞狮队和威风锣鼓队欢聚在恼包村,大家卯足劲儿地展示着自己的“看家本领”,舞龙、舞狮、旱船、秧歌……表演队伍仿佛看不到尽头。两旁围观群众也是欢声笑语不断,不少人随着锣鼓点一同载歌载舞起来。

一年只为这一季,一岁最盼这一时。春节对中国人来说,已经不仅仅是一个节日,更多的是一种寻常百姓的生活仪式感。而节日里的美食,则是对春节最真挚的诠释。

传承自晋北地区的“油炸糕”是老呼市人的最爱,黄澄澄、油汪汪、甜滋滋的炸糕总是适时地出现在呼市人最重要的宴席之上,除夕夜的团圆饭自然也不能少了它的身影。比起城里人从超市买回去的炸糕,农村的“现炸糕”略胜一筹。咬一口刚出锅还冒着热气的油炸糕笑容浮现,这是一年辛勤劳作最好的“回报”。

麦芽糖的香甜搭配吉祥喜庆的图案,新年的喜庆和吉祥透光而来,小小的糖画中藏着人们期盼新的一年红火富裕、万事如意的美好祝愿。

有着几千年历史的面塑是大自然对于西北人最甜美的馈赠,被捏成各种吉祥图案的面点寄托着村里人对新年最美好的憧憬。在恼包村新春民俗活动现场,非遗传承人的面塑很受欢迎。栩栩如生的图案,搭配鲜艳的颜色,过年的“氛围感”瞬间拉满。

这样丰富的民俗表演活动还将在农历正月初八到正月十六继续在恼包村上演。而承载着对新春美好祝福的九曲阵,从除夕开始也免费向市民开放。走过恼包村,每一项民俗活动都带给人们浓浓的“年味”、绵绵的“乡愁”、脉脉的“温情”。(记者 刘沙沙 通讯员 梁良)

[责任编辑:任丽华]

版权声明

一、凡注明来源为"正北方网"、"北方新报"、"内蒙古日报社"、"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内蒙古正北方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 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二、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正北方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三、转载声明:本网转载稿件有些作者不明,请相关版权单位或个人持有效证明速与本网联系,以便发放稿费。

正北方网联系方式:电话:0471-6651113 | E-mail:northnews@126.com

今日内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