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聚焦旗县 > 正文

马莲渠乡:采摘体验游持续升温“采摘热”带火“乡村游”

在过去的几年里,说起蔬菜、水果采摘,乌兰察布市集宁区的市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察右前旗南村。然而近年来,喜欢周边游、采摘游的市民发现一个新晋网红采摘地,那就是马莲渠乡大十号村。这里蔬菜水果种类多、采摘价钱低、绿色无公害,吸引大批市民前来打卡、采摘。

还没走进大十号村,就远远看到一片大棚,这是集宁区马莲渠乡立足当地实际,积极推广的新型日光温室大棚。大棚周围,是一片等待播种的田地,还未恢复绿色,但是在大棚里,却绿意盎然,精植细种的果蔬和反季节蔬菜,在这里摇曳生姿、硕果累累。

●4月10日,市民在大十号村小西红柿大棚采摘

马莲渠乡地处集宁城区近郊,位置优越,种植蔬菜历史悠久,是集宁蔬菜种植基地,也是集宁人民的“菜篮子”。香菜、菠菜、奶白菜、黄瓜、西红柿……多次前来采摘的兰女士对记者说:“黄瓜嫩得水灵灵的,黄瓜芯儿都一股甜味,孩子吃完这里采摘的小西红柿,再也不肯吃市场里买的,我们几乎每个月都来采摘,有啥就摘点啥,就喜欢这种新鲜劲儿。”

在马莲渠乡霸王河村,大棚经营者李建章每天早早便开始了采摘、分装、联系运输。李建章说:“我承包大棚4年了,一些乡亲们就在我大棚里做采摘、装箱的工作,也属于再次就业了。我今年还去山东寿光学习了种植技术,下一步还会继续推广应用到扩建的大棚上。”

据了解,霸王河村目前共有蔬菜种植户163户,种植面积900余亩,每年产值达1088万元。2021年,该村大力发展有机蔬菜种植产业,打造集宁区“菜园子”产业发展全新名片,通过试种现代化可越冬温室大棚,在全市范围内率先探索出冬季种植绿色蔬菜瓜果的成功经验。在此基础上,规划建设占地300亩的连片大棚,现已完成占地70亩10栋大棚建设,整体项目预计于今年3月全部落成,到时可实现蔬菜年产量200余吨,让当地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

大棚外风声呼啸,大棚内生机勃勃。马莲渠乡通过发展现代设施农业,不断完善生产设备,应用先进农业技术,提高抵抗自然灾害能力,不仅摆脱了“靠天吃饭”的困境,大大提升了土地利用率。所产蔬菜不但和城区多家商超签订了收购协议,而且每天前来采摘的游客也很多。

市民姜女士带着老妈妈和小孙女,一起来采摘,姜女士告诉记者:“我们家住在团结路这边,以前采摘的话就要穿过新区去前旗。连续两年了,我都是来这边采摘,离我家近,而且品种更多,大棚感觉品质更好,价钱比前旗实惠一些。而且带上家人散散心,我挺开心。”

近年来,马莲渠乡充分挖掘乡村资源优势上,探索绿色产业发展之路,推进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不但满足了市民周边游、采摘游的生活乐趣,也让当地村民过上了富足、兴旺的日子,让老百姓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笃定前行。(郭颖)

[责任编辑:周婷]

版权声明

一、凡注明来源为"正北方网"、"北方新报"、"内蒙古日报社"、"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内蒙古正北方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 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二、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正北方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三、转载声明:本网转载稿件有些作者不明,请相关版权单位或个人持有效证明速与本网联系,以便发放稿费。

正北方网联系方式:电话:0471-6651113 | E-mail:northnews@126.com

今日内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