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敕勒川 > 正文

​筑牢祖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

2022年1月21日上午,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在内蒙古人民会堂开幕,主席台上方国徽高悬,鲜艳的红旗分列两侧,会场内悬挂着激励人心,令人奋进的标语——“坚定不移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书写内蒙古发展新篇章”。

“山林者,鸟兽之居也。山林茂而禽兽归之,山林险则鸟兽去之,树成荫而众鸟息焉,无土则人不安居,无人则土不守,得地则生,失地则死”,战国时期,荀子便一语道出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而北宋时期,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写道,“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取之无度,用之不节,则常不足。”由此可见,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意识到注重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内蒙古自治区横跨“三北”,是我国北方面积最大、种类最全的生态功能区,还是“东北森林屏障带”和“北方防沙屏障带”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北方地区的“水塔”和“林网”,是三北地区乃至全国的“挡沙墙”和“碳汇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内蒙古生态状况如何,不仅关系全区各族群众生存和发展,而且关系华北、东北、西北乃至全国生态安全。把内蒙古建成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是立足全国发展大局确立的战略定位,也是内蒙古必须自觉担负起的重大责任。筑牢祖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守好这方碧绿、这片蔚蓝、这份纯净,要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世世代代干下去,努力打造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中国。

自治区主席王莉霞代表自治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回顾过去一年,内蒙古自治区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持续提升,要继续坚定不移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加快建设“两个屏障”,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对于2022年的工作重点,她指出要着力抓好生态环境保护治理,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

全面加强生态系统保护。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坚持绿色发展,全面加大生态保护力度,生态系统恶化趋势得到基本遏制,实现了沙化土地面积由长期扩大到持续缩小、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量由长期下降到逐年上升、水土流失面积强度“双下降”、江河湖泊生态明显向好的历史性转变。自治区在草原重要生态功能区不再新上矿业开发和新建风电、光伏项目。对已经形成的矿业和风电、光伏项目,明确服务期满后退出;对已经形成的露天矿“大坑”实行“一矿一策”,提高治理标准和科学治理水平,最大限度恢复原貌。紧跟着,全国第一个省级绿色矿山建设方案酝酿出炉:到2025年,全部矿山达到绿色矿山生产标准,不符合标准的矿山企业需退出市场。王莉霞指出,2022年要突出抓好黄河、“一湖两海”、察汗淖尔、西辽河等重点河湖湿地综合治理;构建草原、河湖等生态系统保护数字化监管、网格化落责、法治化规范体系;新建绿色矿山100座以上;加快创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领导,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推动污染防治的措施之实、力度之大、成效之显著前所未有,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任务圆满完成。内蒙古深入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坚持源头控制和综合施策。将呼和浩特市、包头市、乌海市及周边地区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作为大气污染防治攻坚重点任务,推动钢铁、焦化、电力等重点行业超低排放改造,推进工业、燃煤、机动车三大污染源治理,巩固提升环境空气质量,到2025年基本消除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气。实施水污染防治攻坚行动,协同推进地表水与地下水保护治理,稳步改善水生态环境。加强呼伦湖、乌梁素海、岱海等重点湖泊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着力保护好黄河干流优良水质,推动消除流域范围内劣质水体。推进土壤污染防治攻坚行动,强化土壤、地下水污染风险源头管控和治理修复。推进农村牧区环境整治,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监督指导和农村牧区生活污水治理,全面改善农村牧区人居环境,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2022年要在此基础上强力推进空气质量改善,强力推进水污染防治,强力推进土壤风险管控。

扎实推进节约集约循环发展。生态环境问题,归根到底是资源过度开发、粗放利用、奢侈消费造成的。资源开发利用既要支撑当代人过上幸福生活,也要为子孙后代留下生存根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循环利用,对保障国家资源安全,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要树立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的资源观,用最少的资源环境代价取得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循环经济对减少碳排放具有重要作用已成为全球广泛共识,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路径之一。要科学构建碳达峰、碳中和政策体系;实行能耗强度严格控制、总量弹性管理;加强建设用地“增存挂钩”;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张思恬)

[责任编辑:张彬]

版权声明

一、凡注明来源为"正北方网"、"北方新报"、"内蒙古日报社"、"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内蒙古正北方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 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二、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正北方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三、转载声明:本网转载稿件有些作者不明,请相关版权单位或个人持有效证明速与本网联系,以便发放稿费。

正北方网联系方式:电话:0471-6651113 | E-mail:northnews@126.com

今日内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