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聚焦旗县 > 正文

巴图巴雅尔:用“骑兵精神”传承蒙古文书法

巴图巴雅尔,全国特级教师,现任内蒙古书法家协会会员、内蒙古蒙古文书法家协会理事,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美术馆艺术研究员、乌兰察布市蒙古文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

巴图巴雅尔生于1957年,受父亲影响,他从刚识字起就开始学习蒙古文书法。1982年,巴图巴雅尔从内蒙古师范大学蒙古语言文学系毕业,后被分配到蒙古族学校任教。1997年,巴图巴雅尔来到察右前旗教育局从事教研工作。也就是在这里,巴图巴雅尔的蒙古文书法梦开始“落地生根”。

“蒙古文字是一种竖式拼音结构的象形文字,犹如蒙古人骑马行走一般,是字母骑字母才能组成字词的竖式结构。每个字不仅都有头、干(腰)、尾,而且每个字母都与人或动物的某个部分有相似的结构。比如咱们商店的招牌,咱们的身份证,(你)拿出来看看,下面那行字是不是像我说的这样?”巴图老师笑着对记者说。

由于蒙古文字具有这种独特的象形结构,创作者如有深厚的书法艺术功力,再加上巧妙的艺术构思,合理的布局,那么将会呈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感染力。这些要求看似简单,却十分考验创作者的基本功底和艺术造诣。而这些,在巴图巴雅尔的作品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2019年,巴图巴雅尔在呼和浩特民族美术馆举办了个人作品展,共展出其个人作品70组共107幅。业界评价其书法作品笔调连绵起伏,迭起峰峦,遒劲飘逸,点画间或实连或意连,疾涩相间,虚实并用,气势磅礴。其线条劲挺坚韧,富有弹性。更关注上下关系,左右之间很分明,结构非常严谨,章法上整体的感觉平和。在用笔结构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由此形成了自己的书写风格。

作为学长的他,也为前来观展的内师大学子讲起了自己初学蒙古文书法的故事。“当时年纪很小,练书法时精力不集中,时常会把墨糊在脸上。不仅如此,因为走神,还挨过爸爸的‘手板’,那个感觉,用你们年轻人的话说,就是‘十分酸爽’。”巴图老师一席话,把在场的师生逗得哈哈大笑。

巴图巴雅尔的父亲斯仁敖道是内蒙古骑兵,从小就对巴图管教严格,在书法练习上尤甚。他要求巴图练习书法要时刻秉持“骑兵精神”:坚毅、勇敢,持之以恒的耐心和永不熄灭的热情。随着年龄的增长,巴图巴雅尔又给书法“骑兵精神”增添了“创新”内涵。

“将书法和音乐艺术紧密融合在一起,在弘扬书法艺术的同时,丰富音乐创作,借用动听的歌声为书法插上翅膀。”巴图巴雅尔以草书、行书见长,他认为,草书的律动与音乐的旋律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用音乐唤起书法家跌宕起伏的感情,心手相应,转化为笔墨语言,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他成功地借用音乐气场来表现书法,营造出属于自己的书法气场。

如此痴迷书法的巴图老师,一度让妻子杨玉莲十分苦恼。“几乎没有更多精力照顾家庭,时常是在练习,或是在授课、办展,最忙的时候两个孩子一个月见不了父亲几次。”面对镜头,妻子坦言道,“不过现在我们老两口都已退休,他能安安稳稳地练书法,家里又添了新成员,一大家子都很支持他。”

有了家人的支持,巴图巴雅尔的创作更加有动力。同样是在2019年,他成为乌兰察布市第九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蒙古文书法的代表性传承人。

在蒙古文书法创作的基础上,他又萌发了传承蒙古文书法文化的念头。经过几经钻研,他先后出版了个人专著《蒙古文书法欣赏》《蒙古文书法概要》等10多篇作品和文章,填补了蒙古文书法的教学和研究中的空白。与此同时,他多次为各大院校、中小学校的蒙古文书法授课,应邀作为客座教授参加了八省区“哈旺加卜”蒙古文书法培训授课,培养了上千名优秀书法爱好者。他的作品《蒙古族名言》被内蒙古呼和浩特民族美术馆收藏,长卷蒙古文书法作品被蒙古国肯特省蒙古秘史馆收藏。

在建党100周年来临之际,他的作品《伟大的党》也在紧锣密鼓的创作中。巴图巴雅尔介绍道,他将用无声的音乐氛围和动感变化的深邃意境,呈现出最美的蒙古文书法作品。(融媒体记者 邱学 曹文考)

文章来源:察右前旗融媒体中心

[责任编辑:姚亚兵]

版权声明

一、凡注明来源为"正北方网"、"北方新报"、"内蒙古日报社"、"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内蒙古正北方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 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二、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正北方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三、转载声明:本网转载稿件有些作者不明,请相关版权单位或个人持有效证明速与本网联系,以便发放稿费。

正北方网联系方式:电话:0471-6651113 | E-mail:northnews@126.com

今日内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