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全国两会 > 正文

巩固脱贫成果 夯实振兴根基

3月的内蒙古大地,处处升腾着生机与活力。一个个村庄美丽如画、一座座新居星罗棋布、一条条道路四通八达、一项项产业生机盎然,千里沃野奏出一曲高亢的农村牧区发展交响曲。

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治国之要。3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他所在的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为内蒙古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指明方向。

“希望内蒙古的同志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按照把内蒙古建设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建设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农畜产品生产基地,打造我国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战略定位,毫不放松做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工作,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书写内蒙古发展新篇章,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一百周年。”

“内蒙古地广人稀,农牧民生活居住比较分散,生态环境脆弱,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上难度大、挑战多,要坚决守住防止规模性返贫的底线。要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农牧业产业化、品牌化,并同发展文化旅游、乡村旅游结合起来,增加农牧民收入。”

殷殷嘱托化作不竭动力。我区始终把农牧业农村牧区发展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坚持农牧业和农村牧区优先发展,全区农牧业向着高质量“加速跑”,美丽乡村再添新风景,农牧民收入持续增长,乡村振兴战略生根结果,“十三五”期间农村牧区发展成绩令人鼓舞——

“脱贫攻坚取得历史性成就,80.2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57个贫困旗县、3681个贫困嘎查村全部摘帽退出。”

“完成12.49万贫困人口易地搬迁任务,建设安置住房5.33万套。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全部落实产业扶贫项目,40.3万贫困人口纳入低保。”

“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人均收入由2015年的3019元增加到2020年的13159元,年均增长34.2%。”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建成高标准农田4125万亩,改良盐碱化耕地157.2万亩,形成2个千亿级、9个百亿级农牧业主导产业。”

数字是发展的注解。一个个来之不易的成绩单,展示着令人心潮澎湃的发展势头,更为续写辉煌打下坚实基础。

全国政协委员、扎兰屯市副市长杜明燕认为,要确保农牧民群众持续增收、安居乐业。她建议,要将仍需巩固拓展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培育、农旅融合发展等项目,有机嵌入乡村振兴发展规划中,增强规划的持续性和衔接性。还要做好政策的支撑与结合,寻找到脱贫攻坚政策与乡村振兴政策对农牧民扶持的支撑点、对农牧业发展的交叉点、对农村牧区治理的结合点。同时,着力发展壮大农村牧区集体经济组织。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内蒙古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提出:

——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对易返贫致贫人口实施常态化监测,重点监测收入水平变化和“两不愁三保障”巩固情况,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全面推行防贫保险和建立防贫保障基金,有效防止因大病、自然灾害等造成的致贫返贫问题;

——实施农村牧区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加快推进农村牧区生活污水治理。优先开展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重要河湖沿岸村庄整治。推动城镇污水管网向周边村庄延伸覆盖;深入推进“厕所革命”,到2025年,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0%左右;

——实施农村牧区带头人队伍整体优化提升行动,吸引本地高校毕业生、大学生村官、进城务工经商人员、复员退伍军人、机关企事业单位优秀党员干部到嘎查村任职。通过本土人才回引、院校定向培养、县乡统筹招聘等渠道,加强嘎查村后备队伍建设;

——深化农牧民自治和法治建设,完善农村牧区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全面推开农村牧区“三务”公开。深入开展“法律进乡村”,提高依法决策、依法管理、民主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

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自治区政协副主席郑福田建议,进一步提升农村牧区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助力乡村振兴。在完善农村牧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自上而下的均等化、标准化、便利化配置机制的同时,完善自下而上的个性化需求表达机制。开展菜单式、订单式服务,让农牧民自己决定选择什么样的公共文化服务,从而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供需有效对接,切实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以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的建设为抓手,整合苏木乡镇、嘎查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农家书屋和各部门在农村牧区公共服务设施或项目,打造集宣传文化、党员教育、科学普及、普法教育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现资源共建共享。

“农村牧区的能人是带领农牧民增收致富的领头雁、带路人,建议选拔有责任、有担当、能把百姓利益挺在前头的能人,纳入人才重点培养计划。”全国人大代表、兴安盟国有林场和森林公园管理局副局长陈良说,“推进乡村振兴必须以产业振兴为基础,应当统筹规划,做好顶层设计,培育名优品牌,推动规模生产,并通过网络平台等电商渠道扩大销售,以此带动农牧民持续增收。”

“关于乡村振兴,我们有3个愿望。一是希望农村牧区产业‘火’起来,在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给予支持,助推乡村产业发展。二是希望集体经济‘强’起来,给予村集体经济发展更多引导和支持。三是希望乡村人气‘旺’起来。鼓励、吸引、支持更多年轻人留在农村牧区,并且加强农牧民技能知识培训,让老树发新芽。”全国人大代表、多伦县蔡木山乡铁公泡子村党支部书记李国琴说。

在新的历史节点,内蒙古健步疾行,迈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夯实乡村振兴基础的铿锵步伐。

□本报记者  韩雪茹

[责任编辑:孟捷]

版权声明

一、凡注明来源为"正北方网"、"北方新报"、"内蒙古日报社"、"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内蒙古正北方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 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二、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正北方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三、转载声明:本网转载稿件有些作者不明,请相关版权单位或个人持有效证明速与本网联系,以便发放稿费。

正北方网联系方式:电话:0471-6651113 | E-mail:northnews@126.com

今日内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