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八方时评 > 正文

流调信息泄露,亲者痛、病毒“快”

近3个月以来,至少有10起流调信息泄露事件发生。虽然基于我国庞大的流调数量,这一数字并不高,但这些案件几乎发生到疫情零星散发的每个城市。每一次的信息泄露都会掀起巨大的舆情浪潮,也会让患者在忍受病情折磨的同时,还要遭受精神伤害。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细细梳理流调信息泄露事件,可以发现,微信等即时通讯工具是其中重要的源头。部分流调人员甚至认为,“离了手机就很难开展工作”。这里面暴露出两方面的问题:其一,目前一线的流调工作并没有完全实现信息化、数字化,一些环节不得不借助私人化的即时通讯工具,在个人隐私数据的确权、处理与应用、知情,以及流动等数字化、密码化保障方面存在欠缺;其二,在接触到流调信息的人中,有少数人法律意识薄弱、保密意识欠缺。这些因素都给流调信息遭泄露增加了风险。

然而,流调信息遭泄露后,不少地方在处理相关案件时仍等同于一般的个人信息泄露,有些还“没了下文”,甚至有的地方认为这是负面舆情进行“捂盖子”。这不仅不能有效维护受害者的合法权益,还容易引发其他人的肆意效仿,对防疫流调造成不利影响。

流调信息泄露,让亲者痛、病毒“快”。因为流调信息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更甚于普通的个人信息。一个显而易见的后果便是:确诊患者和密接者可能会因为担心相关信息遭泄露甚至面临网络暴力,而在说明个人行踪时有所顾及甚至隐瞒,这就会给流调工作增加新的难度。

随着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我们需要尽快为流调信息打造“密不透风”的防护墙。相关部门应汲取过去一年多来各地患者信息泄露的教训,通过建立标准化操作流程、严格控制流调信息搜集范围和传播半径、进一步完善大数据建设等更具指导性和约束力的措施,不断完善流调工作,把握好公众知情权和个人隐私权的平衡,守好公民个人信息安全防线,为流调工作充分发挥好疫情防控“侦察兵”的作用保驾护航。(文字:王井怀 王阳 手绘:任之初)

[责任编辑:何娟]

版权声明

一、凡注明来源为"正北方网"、"北方新报"、"内蒙古日报社"、"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内蒙古正北方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 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二、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正北方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三、转载声明:本网转载稿件有些作者不明,请相关版权单位或个人持有效证明速与本网联系,以便发放稿费。

正北方网联系方式:电话:0471-6651113 | E-mail:northnews@126.com

今日内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