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呼和浩特新闻 > 正文

【中国的脱贫智慧】推进产业扶贫 做好兜底保障 呼和浩特市多举措确保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

呼和浩特市在全面提升综合保障水平的同时,在“五个一批”“造血功能”方面下足“绣花”功夫,久久为功,不断夯实贫困地区长期稳定增收的致富基础。

扎实推进产业扶贫,提升扶贫产业造血能力。我市坚持“一村一业、一户一策、一户一法”,实施“菜单式”扶贫让贫困户“选”;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模式,让新型经营主体“引”;通过托管托养、订单种购、生产务工、利润返还等形式,让产业链“带”;通过电商销售、“五进机关”、“三专平台”等途径,让消费扶贫“助”,切实增强了产业扶贫的带贫减贫能力。2020年投入各级各类产业类项目资金3.05亿元,“择优选优”从项目库提取实施扶贫产业项目110个,累计带动贫困人口3.9万人。

全面完成易地搬迁,拔穷根挪穷窝永续发展。2016—2017年,自治区下达我市易地扶贫搬迁任务2936人,共建设集中安置点(6户以上)22个,集中安置1012户2292人,分散安置334户644人,搬迁任务全部清零,彻底解决“一方水土养不了一方人”问题。2020年,申请上级资金2745万元,建设提升项目13个,完工项目7个,搬迁配套、公共服务、后续产业、培训就业、社区管理等全面加强。

加大生态补偿力度,脱贫攻坚与生态文明同步。我市生态工程项目向贫困地区重点倾斜,持续加大贫困地区生态补偿力度,并积极创建生态公益岗位。2015—2019年,共下达武川、清水河两县新一轮退耕还林任务28.6万亩,涉及贫困户1413户3082人,累计补助3136.56万元。截至2020年,全市选聘贫困护林员345人,发放护林员工资补助253.144万元。

强力推进兜底保障,筑牢脱贫攻坚最后防线。统筹特困供养、临时救助,持续推进“两提高”“两降低”,农村低保保障标准由2016年3744元/人·年提高到2020年6504元/人·年;农村特困人员分散供养标准提高到8460元/年·人,集中供养标准提高到10020元/年·人。无固定收入的老年人由之前的70周岁降低至65周岁。累计代缴贫困人口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费25348人次150.56万元,贫困人口累计享受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29947人。

富了“口袋”也要富“脑袋”。在全力提升保障水平、夯实增收致富基础的同时,我市积极推进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通过结对帮扶解难题,着力加强“帮”;入户宣讲送政策,着力加强“引”;技能培训提能力,着力加强“扶”;创新机制抓后进,着力加强“激”。武川县建立了“正反激励”模式,清水河县实施了“孝扶共助”扶贫工程,引领乡风文明的同时,有效激发了贫困户的内生动力,积极就业兴产增收脱贫。目前,全市扶贫对象转移就业7550人,其中公益性岗位安置4296人,转移就业3254人,实现“就业一人、脱贫一户”,已超过国家有关要求。

(记者 苗欣)

[责任编辑:孟捷]

版权声明

一、凡注明来源为"正北方网"、"北方新报"、"内蒙古日报社"、"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内蒙古正北方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 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二、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正北方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三、转载声明:本网转载稿件有些作者不明,请相关版权单位或个人持有效证明速与本网联系,以便发放稿费。

正北方网联系方式:电话:0471-6651113 | E-mail:northnews@126.com

今日内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