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民生 > 正文

技艺传承五代 守住“丰镇月饼”老味道


中秋佳节将近,在内蒙古西部地区,“丰镇月饼”可谓是人们记忆深处的“中秋味道”。据有关资料介绍,丰镇月饼起源于丰镇市下辖的隆盛庄镇,距今已有百年历史。隆盛庄月饼制作技艺也已被收录在“第二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公示名单”中。9月17日,记者走进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隆盛庄,探寻了“丰镇月饼”的历史和故事。

“我们坚持手工制作,就是想留住这个味道!”常三文是隆盛庄月饼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他带记者来到了打月饼的作坊。一个约60平米的房间里有两个大铁锅,一个铁锅里熬着糖水,另一个铁锅用来和面。只见一名男工将面粉、熟胡麻油、糖水等按比例倒入铁锅,然后用铁铲搅拌起来。铁锅旁边是一个做月饼的大案板,4名女工称重分剂、做胚摆放。常三文的儿子常晓峰负责将摆放好的月饼胚放进烤炉,计时、下签子、刷油……直至月饼烤制完成出炉。

提江大月光、番毛饼、上红饼、混油糖饼……在做好的成品中,月饼又分为多个种类,各具特色。让记者印象深刻的是,有一对人形的月饼,一个是男人的形象,一个是女人的形象,掰开后里面是五仁馅。常三文的妻子告诉记者,这个月饼要买就要买一对,寓意团圆美满。说着,她还给记者看了各式各样做月饼的木质模具,这些模具也是祖上传下来的,距今也有百年的历史。

常三文告诉记者,隆盛庄月饼干货制作技艺是随着清政府移民政策定居隆盛庄,随商业发展而行成十大商业行社,其中历史月饼干货行社"上三元"行社最为鼎盛,这个技艺就是从那个时候传承下来的传统制作技艺,至今已有三百年的历史。

说起常家与隆盛庄月饼干货制作技艺的结缘,常三文说,他的祖爷爷常锡林从山西带着14岁的儿子常清(常三文的爷爷)来到隆盛庄,并将常清送到“上三元”学徒,学得“上三元”制作各色糕点的绝活儿,这其中也包括“丰镇月饼”的做法。这门手艺在常三文家族内一代代传承至今,常三文已经是第四代。如今,常晓峰也加入到隆盛庄月饼干货制作技艺的传承中,成为第五代。“制作技艺重要,原料也很重要。”常三文告诉记者,坚持手工传统技艺制作,月饼的面粉、胡麻油也都必须要有保障,才能让做出来的月饼不“变味”。其实,常三文不仅会做月饼,还会制作各式各样的糕点。现在,常三文的作坊里每天能做出1200斤左右月饼,大都销往周边地区。

“说不累是假的,但是这门手艺已经传了好几代,不但能谋生,还能传承非遗文化,这也是很让人自豪的事情。”常三文笑着说道。(文·摄影/北方新报正北方网记者 马丽侠 牛天甲)

[责任编辑:张彬]

版权声明

一、凡注明来源为"正北方网"、"北方新报"、"内蒙古日报社"、"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内蒙古正北方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 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二、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正北方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三、转载声明:本网转载稿件有些作者不明,请相关版权单位或个人持有效证明速与本网联系,以便发放稿费。

正北方网联系方式:电话:0471-6651113 | E-mail:northnews@126.com

今日内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