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正文

“北斗”为“数字草原”导航

如果说将“数字草原”视之为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草原生态恢复治理的“天眼”,那么“北斗”则将这只 “天眼”擦得更加明亮。

“我们应用的‘数字草原’生态数字化综合管理系统,是通过‘3S’技术(即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的统称),将鄂托克前旗全旗境内的全部地理信息进行数字化管理,重点将草原的基本情况、草原分布的地理坐标等信息全部纳入到系统信息库中。是一套对草原生态进行数字化管理的现代信息技术。随着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建成及开通,我们的‘数字草原’将得到全面优化升级。” 鄂托克前旗数字草原信息中心主任王伊拉图介绍道。

鄂托克前旗依托北斗导航系统、大数据等一系列先进智能技术,优化资源配置,让草原变绿、让牛羊肥壮、让农牧民增收……鄂托克前旗农牧民生产生活走上了绿色发展之路。

为了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草原,提高草原信息化管理水平,鄂托克前旗2008年开始研发“数字草原”综合管理系统,2012年成立数字草原信息中心。他们应用“3S”监测技术与实地监测相结合的方法,在每年7、8、9月牧草茂盛期,对全旗天然草原和人工草地的生产力进行科学监测,编制了《鄂前旗牧业年度天然草原可食牧草监测报告》和《鄂前旗牧业年度天然草原以草定畜工作实施方案》,对不同类型天然草原单位面积适宜载畜量标准进行科学核定,将以草定畜工作任务分配到各镇、各嘎查(村),将减畜任务具体落实到农牧户。通过“ 数字草原”提供的数据,对退化、沙化、盐碱化特别严重的“三化”草牧场,采用短期禁牧、以草定畜、大型喷灌补水等措施,快速恢复植被。经过几年的监测治理,鄂托克前旗草原植被综合高度、盖度、多度显著改善,植物种类由以前的七八种增加到24种~26种,植物高度平均增高8公分,覆盖度提高10.2%。通过严格执行禁牧、休牧、划区轮牧和以草定畜政策,建立生态自然恢复区780万亩。草原植被覆盖度最好时期达52.3%。

“‘数字草原’系统的应用,为我旗生态恢复治理、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土地草场确权、生态政策奖补等等提供了更加科学合理的数据。最初我们用的是国外定位技术,并通过一些科研部门和企业获取我旗的生态监测遥感影像数据图。数据图都是前一二年的,而且环节多、成本高。2017年开始,我们逐渐用北斗技术取代了国外技术,大大缩短了遥感影像数据图监测周期,而且成本降低了近80%。目前,我们生态监测遥感影像数据图每季度都能得到更新。所得数据更精准、更清晰,为我旗草原恢复治理、农牧民生产提供更快更好的科学依据与服务。” 王伊拉图充满了成就感。

草原增绿,农牧民增收,是“数字草原”的基本目标。在鄂托克前旗数字草原中心或大数据中心的电脑屏幕上,可点击观看到鄂托克前旗14831户农牧户每一户的家庭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和牲畜基础等120多条信息——“敖勒召其镇塔班陶勒盖嘎查牧民阿云嘎,退伍军人,有草场2300亩,舍施养羊700多只,牛14只,骆驼2只,马10只……”

牧家乐旅游接待户。(摄影:陶格图)

来到阿云嘎家,他正忙着接待一个40多人的旅游团。忙里偷闲和我们谈着这几年的发展:“我一直就想在家乡干一番事业。2017年,当兵复原回来后,看到自家逐渐被沙化的草场难以支撑自己干事的想法,有些失落。后通过旗林草局提供我家草场的基本数据和他们的分析指导,确立了搞舍施养殖和发展牧家乐的目标。几年下来,草场越来越好,养殖规模也大了,而且羊的膘情也好,加上旅游收入一年收入50多万元。2020年半年多我已接待了22个旅游团,只旅游毛收入就十几万了。现在我真正理解了习总书记所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含义。我们牧民的日子过得会越来越富裕,越来越红火。”90后新型牧民阿云嘎言语中透露出满满的幸福。

绿色充满希望,科技创造财富。北斗+“数字草原”让鄂托克前旗农牧民的绿色小康路更加宽广!(记者 尚铁兵 陶格图)

[责任编辑:张圆]

版权声明

一、凡注明来源为"正北方网"、"北方新报"、"内蒙古日报社"、"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内蒙古正北方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 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二、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正北方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三、转载声明:本网转载稿件有些作者不明,请相关版权单位或个人持有效证明速与本网联系,以便发放稿费。

正北方网联系方式:电话:0471-6651113 | E-mail:northnews@126.com

今日内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