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正文

【只争朝夕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以“精准监督”护航脱贫攻坚

赤峰市林西县上官地村,一棵棵123小苹果长势喜人。“这一棵果树的果子卖出去,至少有50多元收入。”7月22日,村民张树林正在经济林里给果树除草松土。他告诉记者,县纪委监委在上官地村建成的550亩经济林,解决了他的收入问题,让他从过去的“贫困户”成为现在闻名乡里的“勤劳户”。

今年66岁的张树林,家里种着10多亩地,年收入6000多元,加上村里的社保等一些补助,日子过得还算安逸。可天有不测风云,前几年老伴突然生病,为了治病花光了家里的积蓄,成为村里的贫困户。正当他为生计发愁时,林西县纪委监委来到村里进行帮扶,县纪委监委与村两委因地制宜,由县纪委监委协调县林草局建成550亩经济林。张树林看到机会,不仅以土地入股,实现利益共享,还积极向村里争取果树种植等相关工作,仅这一项年收入就有1万多元。如今,这片经济林使村里的216户村民获益,其中带动贫困户78户。

“经济林产业的发展,不仅增加了村集体的收入,还让当地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其中大多是村里的贫困户。我最大的愿望就是继续扩大产业基地,让更多农户参与到这里来脱贫致富。”上官地村村支书王文海说。

县纪委监委还协调县委组织部建成一座鱼塘,租金收入5万元,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同时拿出10万元帮扶资金为上官地村打了一口经济林配套机电井,覆盖160亩经济林,预计年收入能有30万元;投资10万元建成一家超市,贫困户持卡可享受商品优惠政策;投资10万元完善6个广场健身配套设施。

自2016年林西县纪委监委对上官地村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以来,始终坚持以产业发展为主的思路,累计投入50多万元大力发展经济林、养殖、扶贫惠民超市等产业,带动了当地贫困户脱贫致富。

在投入资金的同时,县纪委监委紧盯监督主体责任、干部作风建设、项目和资金监管实施再监督,确保每一笔扶贫资金都用在刀刃上。经过几年的精准帮扶,如今上官地村78户贫困户都已顺利脱贫。

在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战中,林西县纪委监委时刻紧绷监督保障这根弦,深入田间地头、镇村企业、项目现场等地,全面排查和严肃查处责任不落实、举措不务实、作风不扎实等问题,用“监督到村覆盖到户、监督到户覆盖到人”的韧劲,确保脱贫工作成效明显。

“无论群众反映的问题事大事小、涉及资金钱多钱少,只要线索真实可信,具有可查性,就交办督办,及时回应群众关切,对敢向扶贫资金伸手的行为决不客气。”林西县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委主任李占勇在问题线索排查会上斩钉截铁地说。

在发现林西县新城子镇哈玛吐行政村北沟自然村主任房海军未按要求分发滴灌带,致使50捆滴灌带(折合人民币17091元)未分发到贫困户时,经林西县纪委监委常委会议研究,决定给予房海军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为推动脱贫攻坚精、准、细、实、廉,林西县纪委监委实行县纪委常委、监委委员联系乡镇制度,参加乡镇的工作会议实行常态化执纪,对贯彻落实脱贫攻坚决策部署不坚决不到位,在扶贫领域违规违纪、虚报冒领、优亲厚友、暗箱操作、挤占挪用等问题“一案双查”。2016年以来,共接到扶贫领域和脱贫攻坚工作问题线索327个,立案85件,给予69名相关责任人党纪政务处分。

林西县脱贫攻坚整改落实推进组在对工作中的氛围不浓、精准识别不准、帮扶责任人不明、帮扶措施不细、驻村工作不力、档案资料不全、工作进度不快、领导重视不够等突出问题,现场提出整改要求。

“越是攻坚克难,越要有铁的纪律保障。我们县纪委监委实施脱贫攻坚专项纪律检查,就是要通过严厉追责倒逼工作落实,以‘精准监督’护航脱贫攻坚。”李占勇坚定地说。(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王塔娜 实习生 杜俞彭)

[责任编辑:张彬]

版权声明

一、凡注明来源为"正北方网"、"北方新报"、"内蒙古日报社"、"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内蒙古正北方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 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二、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正北方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三、转载声明:本网转载稿件有些作者不明,请相关版权单位或个人持有效证明速与本网联系,以便发放稿费。

正北方网联系方式:电话:0471-6651113 | E-mail:northnews@126.com

今日内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