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正文

【只争朝夕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微型薯”让杨红娟摆脱贫穷成为致富榜样

随着国内最大马铃薯组培中心在乌兰察布市商都县的落地,该县七台镇喇嘛板村与建立组培中心的北京三和希森公司合作建立了原原种种植基地,107个现代大棚十分壮观,成了国内外薯界关注的地方,学习参观、洽谈合作的人流源源不断。

喇嘛板村出名了,外来媳妇杨红娟也跟着出名了,靠种原原种大棚,2019年获得全县创业脱贫之星,摆脱了贫穷成为致富榜样。今年34岁的杨红娟,14年前从甘肃天水嫁到了喇嘛板村。那时,喇嘛板村的耕地靠天吃饭,婆家地少人口多,她生有3个孩子,5口人的日子过得紧巴巴的,是村里出名的穷困户。两口子主要靠打零工为生,村里人一说起杨红娟,总会议论道:“远路风尘的图啥了,嫁了这么一家穷嗖嗖的人家,活受罪哩!”

因为穷,她14年没敢请父母来家看看。但杨红娟生性不服输,2011年,杨红娟把3个孩子留给婆婆照看,跟着丈夫出去打工。杨红娟脑子好使肯吃苦,她在工地搬过砖、开过搅拌机、油坊扛过胡麻袋子、超市当过售货员、幼儿园教过书,她在打过工的地方出了名,人们都夸杨红娟能吃苦。但打工一年的收入也还不够一家人的生活费。这样下去不是个事儿,她和丈夫商量着想搞点养殖业,但和身边的亲戚借钱只借到五千多元,无奈只能放弃了搞养殖的想法。

2016年村两委经过综合评定,将杨红娟家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尽管享受了贫困户的待遇,但不能从根本上摆脱贫困。杨红娟决心必须想办法摘掉穷帽子,挤进富裕户的行列。

机遇总是给有准备的人。2019年5月,喇嘛板村与北京三和希森马铃薯种业基地合作建立了马铃薯原原种种植基地,杨红娟大着胆子承包了两座大棚。帮扶责任人看她勤快,协调为杨红娟办理了2万元产业扶持金融贷款。杨红娟说,“种大棚,俺可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因为没有种植经验,每做一步,杨红娟都记在专门的本子上,她认真地做好每一个环节,想方设法让大棚多结一些微型薯(原原种薯)。

村干部们和帮扶责任人经常到杨红娟的大棚走窜,科技人员随时来指导,杨红娟逐渐摸清了微型薯的种植打理门道,两座大棚的种薯苗长势喜人。杨红娟夫妻俩在种好马铃薯原原种的同时,另外种植了大田作物,还要抽空到别的原原种繁育基地打工,大有不摘穷帽不罢休的劲头。

年底,杨红娟家的两座大棚长势喜人,杨红娟家增加了2万多元,人均纯收入达到4000元,顺利实现脱贫。家庭收入增加了,家庭境况改观了,杨红娟的眉宇舒展了。同年,该县举办创建美丽家园,助力脱贫攻坚活动,杨红娟被评选为脱贫之星标兵户,并代表受表彰人员上台发言。杨红娟出名了,村里人开始对她刮目相看了。

摆脱贫困的杨红娟除还清贷款外,在自家院子里搭起了彩钢房,杨红娟扬眉吐气地邀请离别了14年的父母来家看看,看看自己的家由穷样变成了富样。

2020年,杨红娟家又承包了两座大棚,丈夫去耕种大棚;杨红娟和72岁的婆婆利用院里的彩钢房经营起了小卖部和小吃部。她自己调侃说:“俺不仅是家长,还是‘两部’的‘部长’啊”!杨红娟每天一条围裙,一把勺子,一把菜刀,八九个暖壶,演奏着锅碗瓢盆交响曲。村外大棚基地的师傅们和外来打工人经常来杨红娟的小卖部买烟买酒,到她的小饭馆小聚吃喝,既增加了收入,又多了人脉。

谈到致富的体会,杨红娟说:“最主要是人必须勤快,不勤快,再好的政策也没用,想要过上好日子,就要有信心克服困难,走勤劳致富路。现在日子越来越有奔头了,感谢新时代扶贫的好政策,感谢帮扶责任人,现在政策这么好,总不能坐享其成等着别人给,别人给的始终没有自己劳动得来的踏实。”在杨红娟的带动下,目前喇嘛板村有17户租种了大棚,其中6户是贫困户。(记者  皇甫美鲜  实习生  赵玺)

[责任编辑:张彬]

版权声明

一、凡注明来源为"正北方网"、"北方新报"、"内蒙古日报社"、"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内蒙古正北方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 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二、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正北方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三、转载声明:本网转载稿件有些作者不明,请相关版权单位或个人持有效证明速与本网联系,以便发放稿费。

正北方网联系方式:电话:0471-6651113 | E-mail:northnews@126.com

今日内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