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兴安盟新闻 > 正文

做“接地气”的新闻

□聂琳宇

信息时代,大量的新兴媒体崛起,这对报纸等传统媒体来说,既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挑战。但由于竞争日趋激烈,纸质媒体必须要推陈出新,才能够在市场上生存下来。基于此,纸媒记者应该找到一个良好的解决方法,以吸引更多的读者。我个人认为,作为一名纸媒记者,只有采写出“接地气”的新闻,才能得到群众欢迎,才能成为真正的好新闻。

为何要“接地气”

所谓接地气,简单地说就是要求新闻工作者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广泛接触普通群众,了解他们的生活,真正与群众打成一片,并且在采写新闻时,能够真正的站在普通群众的角度去考虑问题。

以2019年笔者去科右前旗科尔沁镇科尔沁社区,采访民间自发成立的社区剧团团长魏春利为例。这个社区剧团经常活跃在前旗大大小小的演出现场,口碑很好,演出的节目受人欢迎。科尔沁社区人口数量多,推选出他作为社区剧团的团长,其中肯定有他的优势。于是,连续两天,我分别来到剧团排练场、社区办公室等地,通过和剧团成员、社区工作人员及魏春利的左邻右舍攀谈,了解了魏春利的工作和业余生活,以及他为社区群众无私奉献的点点滴滴,最后把他的故事以文字和组照的形式呈现给读者。稿件发表后,乌市、前旗一些社区的文艺团体领头人纷纷来向魏春利请教经验。这篇稿件的成功之处在于做到了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百姓。

当前,一些新闻报道中存在脱离普遍实际,脱离代表最广大百姓生活的理由。一些新闻记者,习惯围着领导转,工作游离于群众之外。在新闻稿件中,官腔味儿严重,官话、套话多,群众语言少。在报道内容上,许多都是上层新闻,来自群众和基层的事例较少。在报道方式上,习惯用程式化写作,缺乏感染力和吸引力。这样的稿件,怎么能反映群众的实际生活呢!难以亲近群众,长此以往,势必最终会影响新闻工作者的形象,失掉媒体的公信力和应有的舆论监督和舆论引导作用。

怎样做到“接地气”

要增强新闻报道的可读性和亲切性,就必须使新闻接地气。作为党的新闻工作者,必须始终密切联系人民群众,将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自己的职责所在。新闻工作者要明白新闻报道是“为了谁,依靠谁”,确立新闻工作为人民服务的职业坐标。

其实,接了地气的新闻稿件因为充满了泥土的新鲜,充满了百姓大众的气味,所以必定会打动最广大受众。怎样才能做到“接地气”呢?

首先,要真正把自己降低,低到最普通老百姓的群体里,深入到基层。

基层是新闻的源头活水,群众是新闻的第一主角。真正的新闻 “七分采,三分写”,如果新闻记者对基层不够深入的话,很难写出细致真实的文章。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这是新闻记者唯一正确的采访路线。要贴近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及时报道群众的愿望和要求。经常了解他们在想什么,想知道什么,当好群众的“代言人”,为广大群众的利益说话。在党和政府与广大群众之间搭建起一座宽阔平坦的沟通桥梁。

其次,要用真情实感接地气。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的一个重要观点就是新闻工作者要反映人民心声。新闻工作者只有带着真情实感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到人民群众的生活之中,想百姓之所想、思百姓之所思,直接倾听群众的呼声,了解群众的疾苦。把新闻报道的视角对准普通百姓,捕捉大量特写镜头,传神细节,朴实语言,挖掘生动鲜活的百姓故事。新闻记者应该心系人民,做好人民心愿呼声的传声筒,少一点形式主义的东西,多一些朴实无华,百姓摸得到、听得懂的东西。在进行新闻采访时,要做到身入、心入,只有这样,才能够活跃思路,生动运用好群众语言。                  (作者单位:兴安日报社)


[责任编辑:邢俊清]

版权声明

一、凡注明来源为"正北方网"、"北方新报"、"内蒙古日报社"、"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内蒙古正北方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 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二、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正北方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三、转载声明:本网转载稿件有些作者不明,请相关版权单位或个人持有效证明速与本网联系,以便发放稿费。

正北方网联系方式:电话:0471-6651113 | E-mail:northnews@126.com

今日内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