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八方时评 > 正文

对疯狂“偷窥”的App应加大打击力度

频繁后台自启动、过度读取收集用户数据,手机App的“偷窥癖”渐有变本加厉之势。应该说,此类现象由来已久,而近年来随着社会各界对之投诸更多关注,有关情况较之以往得到更充分的曝光。此前,工信部数次公布的“黑榜”中,不少知名企业的头部App榜上有名,让不少人大跌眼镜;而最近,得益于相关“系统侦测”工具,用户终于可以对App的窥私之甚有了一个直观具象的感知。而越是看清现实,越是触目惊心。

“一款移动教学软件十几分钟访问手机照片和文件近25000次;另一款办公软件一小时内尝试自启动近7000次,并不停读取通讯录”。量化的统计,最能说明问题。躁动不安、小动作不断,App收集起用户隐私来,简直比“主业”还忙。明面上“卖服务”,暗地里“卖数据”;名曰用户画像,实则围猎用户……不少App,如今都是明线暗线两条“生意线”,在本职功能之外,它们其实还是一个个潜伏的用户监视器、信息搜集器。

众所周知,App热衷收集用户信息,为的是精准营销。收集浏览记录、搜索记录还不算,更有走火入魔者暗暗监听,通过语音识别、语义分析等手段萃取“有用信息”,继而有选择性推送商品广告——这套商业模式貌似高大上,但因其侵犯了用户的私域私权,构成了对人格尊严和安全感的根本性威胁,往往更多只是让人感到不寒而栗。一个可以预见的大趋势是,随着用户主体意识、权利意识的觉醒,那种建立在收集隐私基础上的所谓精准营销,其边际效用只会不断递减。

要对抗手机App“偷窥”乱象,一方面自然要仰赖于公众的抵制与反制。比如说,对所谓“精准营销”多个心眼、多点警惕,多多尝试运用“系统侦测”工具等技术手段对抗软件流氓;而除此以外,更重要的方面,显然还是要建立常态化的监管覆盖和严厉惩戒。变“不定期抽查”为日常的“风险评估”“合规性警示”以及“分级处置”体系,这将从根本上抑制App运营方暗度陈仓、侥幸投机之心。

一言以蔽之,打击App收集隐私之乱,“个人信息保护法”等立法必须尽快跟上,而执法环节则必须由虚而实、由宽而严、由粗而细。让手机用户信息不裸奔,大数据时代,各方有义务建构起与现实相适配的安全解决方案。(然玉)

[责任编辑:何娟]

版权声明

一、凡注明来源为"正北方网"、"北方新报"、"内蒙古日报社"、"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内蒙古正北方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 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二、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正北方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三、转载声明:本网转载稿件有些作者不明,请相关版权单位或个人持有效证明速与本网联系,以便发放稿费。

正北方网联系方式:电话:0471-6651113 | E-mail:northnews@126.com

今日内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