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正文

战疫战贫 奋斗的脚步不会停下

阳光明媚的周末,刘珍梅不忍心睡懒觉,村里的丁香菇进入了第三个采摘期,她与村民们一道只争朝夕,早早地来到大棚,测量体温并进行防疫消毒后开始忙碌起来。

在鄂尔多斯市乌审旗苏力德镇蘑菇滩村,刘珍梅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已有五个年头了。现如今该村已全部脱贫,年人均收入达1.5万元。“要想巩固脱贫成果,村里必须有集体经济。”三年前,刘珍梅带领村民谋划发展丁香菇产业,去年1.5万菌棒先后两期采摘销售后收入了2万元,集体经济初见成效,乡村振兴展露锋芒。

兴安盟科右前旗科尔沁镇平安村驻村第一书记张辉(中)与村民辛红玲在大棚内采摘水萝卜。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高敏娜摄

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指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要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在全国防控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期间,我区脱贫攻坚工作传来了好消息:我区最后20个国贫旗县退出贫困旗县序列。至此,全区57个贫困旗县全部摘帽退出。这极大地增强了我区干部群众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信心和决心。

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阿尔巴斯苏木脑高岱嘎查驻村干部杨森 布尔在帮助村民干农活。 郝常明 摄

信心在老百姓鼓起的“钱袋子”里。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兴安盟科右前旗科尔沁镇平安村村民辛红玲家大棚内的水萝卜销售滞后,这也影响了下茬菜秧苗栽植。驻村第一书记张辉通过线上销售平台解决了这一难题。这几天,辛红玲家的水萝卜每天都网购一空,辛红玲乐得开心,笑得甜美。经过驻村工作队三年的努力,全村棚菜产业、养植业、务工收入形成了村民“三分天下”的收入模式。平安村年人均收入也从2017年的1.5万元提高到2019年底的2.1万元。贫困户年人均收入从2017年的3200元增长到2019年底的1.2万元,全村实现整体脱贫摘帽。

赤峰市巴林左旗花加拉嘎乡小营子村第一书记郭飞(中)带领 村干部来到田间地头,与农机大户探讨农业机械化如何助力脱贫攻坚。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徐永升

决心在帮扶干部冲刺的“快步子”里。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区共派出57个工作总队、284名干部,共选派8689个驻村工作队、32180名驻村干部,尽锐出战压到脱贫攻坚第一线。

乌审旗苏力德苏木蘑菇滩村第一书记刘珍梅(右一)在产业大棚与村民采摘丁香菇。(刘珍梅 提供)

今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又遇新冠肺炎,任务更加艰巨。疫情发生以来,我区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千方百计克服疫情影响,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扶贫攻坚向前发展。全区上下,贫困户和帮扶干部争分夺秒冲刺,全力以赴攻坚,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呼伦贝尔市陈巴尔虎旗哈达图农牧场驻村干部杨小东(左一)给牧民 指导接羔保育工作。 金峰 摄

大家纷纷表示,一定要紧绷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这根弦,不能停顿、不能大意、不能放松,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必须坚持目标导向,贫困县摘帽后,要继续完成剩余贫困人口脱贫问题,做到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

通辽市库伦旗库伦镇南元宝山村驻村干部们走进果蔬大棚,了解果蔬上市情况。 贾俊海 摄

目前,我区脱贫攻坚工作取得决定性进展,国家标准下农村牧区贫困人口由2013年底的157万减少到2019年底的1.6万,累计减贫155.4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1.7%下降至0.11%。

“全面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脱贫致富一个不能落下。”为了打赢这场硬战,我区各族各界干部群众戳力同心,奋斗的脚步不会停下。(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包荭)

[责任编辑:张彬]

版权声明

一、凡注明来源为"正北方网"、"北方新报"、"内蒙古日报社"、"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内蒙古正北方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 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二、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正北方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三、转载声明:本网转载稿件有些作者不明,请相关版权单位或个人持有效证明速与本网联系,以便发放稿费。

正北方网联系方式:电话:0471-6651113 | E-mail:northnews@126.com

今日内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