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 正文

内蒙古边境地区挖掘销毁186枚二战时期遗留弹药

正北方网讯(北方新报融媒体记者 马丽侠)“轰隆隆……”10月20日,随着一声震天巨响,内蒙古锡林郭勒边境管理支队东乌珠穆沁边境管理大队成功引爆销毁186枚二战时期遗留弹药。

锡林郭勒边境管理支队相关工作人员格日勒朝克图告诉北方新报融媒体记者,9月29日上午,“马背警队”正像往常一样沿着河道进行巡逻,行至宝格达山林场南侧30公里处时,一块露出地面的铁块引起了队员们的注意。

“从远处看就是一块废铁,走近了才发现是个炮弹。”队员白圆回忆道。随后,宝格达山边境派出所民警迅速赶到现场,经过2个多小时的初步探查,把浅埋于地表的17枚炮弹和9枚手雷进行标记。更让人意想不到是,民警们使用专业仪器进一步探查时,发现该区域仍埋藏相当数量的弹药,可达近百颗。

决不能让炮弹意外炸响。该大队迅速动员部署,设置警戒线和警示牌,对现场附近区域进行全面封锁,并开展24小时警戒看守。期间,邀请了内蒙古公安厅排爆、爆破专家现场指导,开展安全评估和综合研判,帮助制定挖掘和销毁的具体实施方案。10月18日,该大队和公安局联合成立警戒、探查、起挖3个工作组。经过长达6个小时的地毯式探查和徒手挖掘,共起获弹药186枚。经专家分析鉴定,此次挖掘出的弹药均为二战时期苏联红军所遗留,其中“苏弗-1”式手榴弹138枚、“尔格得-42”式反坦克手榴弹1枚、76.2毫米加农炮杀伤爆破榴弹弹头8枚、76.2毫米加农钝头穿甲弹弹头39枚。

据相关工作人员杜永彪和任利勇介绍,该区域以前是沼泽地,二战时期苏联红军撤退时,便把这批弹药沉入沼泽地中。在经过夏季暴雨的冲刷后,炮弹才渐渐地露出地面。沉睡了70多年的炮弹,虽然埋藏年份已久,外壳已经生锈腐蚀,但部分引信保存完好,性能不够稳定,爆炸危险性极高。

10月20日,经过联合工作组的充分论证,以“探查定点、逐层清土、人工起挖、集中引爆”的方法,对炮弹进行销毁。一声巨响,30米高的“蘑菇云”腾空而起,186枚弹药成功销毁,一个潜藏在地下多年的巨大安全隐患成功消除。

该大队大队长白虎告诉记者,2011年5月份,在该区域以南15公里处,曾发掘销毁190枚二战时期侵华日军遗留的炮弹。下一步,警方将对该重点区域进行彻底探查,全力确保辖区安全稳定无隐患。

[责任编辑:韩伟丽]

版权声明

一、凡注明来源为"正北方网"、"北方新报"、"内蒙古日报社"、"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内蒙古正北方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 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二、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正北方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三、转载声明:本网转载稿件有些作者不明,请相关版权单位或个人持有效证明速与本网联系,以便发放稿费。

正北方网联系方式:电话:0471-6651113 | E-mail:northnews@126.com

今日内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