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正文

阅读教学正在发生的重大转变

【相关新闻】阅读教育的四重境界

写作有写作的境界,做学问有做学问的境界,语文阅读教育也有其特定的境界。

第一重境界:

守住语文体性

  语文体性指语文科在教育内容上显现的区别于其他科的属性。

  守住语文体性强调的是,所教的主体知识必须是语文知识,而非他科知识。语文科可以与很多学科融合,但自身的边界必须要有。以语文知识为体,他科知识为用,语文能力的习得,语文素养的积淀才会有切实的保障。守住体性,对语文教师来说算是入了门;对语文阅读教育来说,则是进入了第一重境界。

  守住语文体性,不仅要将言语表现的知识、技巧、智慧统一起来,在内容、形式统一的过程中突出言语形式,更要在具体的文本解读、阅读教育实践中遵循从形式到内容,再返回形式的解读路径。

第二重境界:

辨识文本类性

  类性是指文本的文类(含文体)特性。强调辨识类性,区分文章视域下的各种文类差别,针对的是语文阅读教育中文类意识模糊,将各种文类一锅煮的同质化教育现象。

  注意辨识文类,上出文本的类性,可谓达到了语文阅读教育的第二重境界。对语文教师来说,算是入了行。

  无论中西古今,优秀的作家都有鲜明的文类意识——这是规训写作的一种极好方式。当然,辨识类性并不意味着死守类性,不能越雷池一步。在特殊情况下,也是可以跨类而教的。大凡优秀作家,多有跨类的努力,如鲁迅小说中的戏剧性,郁达夫散文中的诗性,叶圣陶说明文字中的文学性。阅读教学中,如果无视这种跨类或跨体的创造性,引导学生审美必然会丧失宝贵的二度创造的契机。

第三重境界:

开掘文本篇性

  篇性指文本中体现的作者独特的言语表现个性和智慧,这是在同文类视域下区别不同作者的不同文本,或同一作者的不同文本表现力特色、差异的一个重要标识。

  深度揭秘文本篇性,实现阅读主体与作者言语智慧、言语生命的融合,与社会历史、现实生活的会通,可谓步入了语文阅读教育的第三重境界。这是专业性最集中的体现,对语文教师来说,可以说是真正入了境。

  揭示篇性是审美的需要,篇性是文本的最新颖,最见匠心处,是美点中的美点。揭示篇性更是言语生命生长的需要。篇性揭示越充分,言语表现蓄积的势能便越强旺。

  遗憾的是,篇性揭示简直成了百年现代语文教育的一大难题。虽然也有不少优秀者通过互文性观照、艺术还原、矛盾追问等方式进行纵向比、横向比、内外比,不断向篇性的深处漫溯,但是深入广泛地步入篇性揭秘之境,还有漫长的路要走。

第四重境界:

彰显语文言语性

  如果说守住“体性”着眼于语文阅读教育教什么,辨识“类性”、开掘“篇性”着眼于怎么教,彰显“言语性”则涉及本体性思考为何教了。

  言语性是基于体性、类性、篇性之上的言语创造性,更加注重在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过程中对主体言语生命的牧养,在阅读中积蓄精神能量,念兹在兹地走向言语创造,不断确证自我的精神生命。所以,彰显“言语性”是语文阅读教育进入第四重境界的重要标识。对语文教师来说,堪称入了“道”。

  语文阅读教育中强调言语性的高蹈,是对立德树人内涵的进一步明确与丰富。从语文学习的角度说,是对文本或作者的知音礼遇,因为优秀作品是“本真生命”的呈现,“伟大心灵的回声”,最独特的精神存在。    (作者:汲安庆,系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授)




[责任编辑:何娟]

版权声明

一、凡注明来源为"正北方网"、"北方新报"、"内蒙古日报社"、"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内蒙古正北方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 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二、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正北方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三、转载声明:本网转载稿件有些作者不明,请相关版权单位或个人持有效证明速与本网联系,以便发放稿费。

正北方网联系方式:电话:0471-6651113 | E-mail:northnews@126.com

今日内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