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呼和浩特新闻 > 正文

赛罕区:让新时代文明实践“活”起来

自呼和浩特市赛罕区成为自治区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首批试点区以来,通过创新载体、创新内容、创新机制,创新推出“六个一”工程,实现资源全域共享,让文明实践 “活”起来、“实”起来、“红”起来,极大地增强了文明实践工作的生命力、吸引力、凝聚力。

早上8∶30,68岁的黄春香来到人民路富兴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报到”,玩柔力球、下围棋、练书法、唱歌……“娱乐项目多,活动多,学习机会也多,我们几个老姐妹几乎天天往这儿跑。”黄春香说。

这样的场景仅仅是赛罕区诸多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一个缩影。

如何让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真正发挥作用,避免文明实践活动流于形式,实现志愿者与群众需求无缝、有序衔接?赛罕区以惠民为目标,制定了集中服务派单、个性需求点单、自选项目送单、群众评单等“订单机制”。辖区居民如有服务需求,可就近反映,也可上网提交,包括理论宣讲、教育文化、科技科普和文明健康等服务。在需求菜单基础上,各部门和各志愿服务队有的放矢,不断升级服务,实现了“点单—制单—买单”的良性循环。

榆林镇河南村近年来靠种无公害大蒜找到了一条发展乡村产业的新路,但苦于“酒香也怕巷子深”,销路迟迟打不开局面。

了解到这一需求,榆林镇河南村的党员干部和文明实践志愿者在赛罕区政府广场开展促销活动,专门帮助村里卖大蒜。促销活动持续了3天,卖出近万斤大蒜。

“那些穿红马甲的年轻人真是热心啊!”“你是志愿者吗?有参加志愿服务吗?”……在赛罕区,有这么一群人,他们身份各异,平凡的身影随处可见,却因为一个共同的名字被联系在一起——志愿者。他们入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愁,用“红马甲”行动传承雷锋精神,诠释奉献之乐。

精彩、务实的志愿服务蔚然成风,离不开强大的部门资源和志愿者队伍。为了让服务更精准、更务实,赛罕区把面向群众开放的党群服务中心、小区支部、小区文体广场、志愿服务工作站、学习讲堂全部纳入实践场所建设,引入电大、孔子学堂等社会力量为百姓定期开展志愿服务;与此同时,为了让活动更接地气,赛罕区吸纳党员干部、先进典型、文化人才、科技能人、医学专家、文艺骨干等各界人才资源,组建党员志愿者队伍、文体志愿者队伍、专业联盟志愿者队伍3支志愿者队伍。目前,赛罕区全区注册志愿者队伍达329支,注册志愿者人数有1919人,接收百姓需求点单286条,组织开展文明实践活动665场。

“新时代文明实践就是要走到基层、走进群众,真正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赛罕区委副书记、宣传部长赵永刚说。

下一步,赛罕区将继续根据群众思想特点和接收习惯,夯实活动载体,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增强文明实践的实效性和感染力,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记者 刘军)

[责任编辑:何娟]

版权声明

一、凡注明来源为"正北方网"、"北方新报"、"内蒙古日报社"、"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内蒙古正北方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 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二、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正北方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三、转载声明:本网转载稿件有些作者不明,请相关版权单位或个人持有效证明速与本网联系,以便发放稿费。

正北方网联系方式:电话:0471-6651113 | E-mail:northnews@126.com

今日内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