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巴彦淖尔新闻 > 正文

“红色公牛”披绿装 ——巴彦淖尔日报社全媒体记者徒步乌兰布和沙漠采访活动纪行(一)

 

苁蓉花

栽植梭梭苗

沙漠披绿装

乌兰布和沙漠蒙古语意为“红色的公牛”,是全国八大沙漠之一。保护好治理好乌兰布和沙漠,对推进国家生态屏障建设,阻止西沙东移,保护黄河及华北地区的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2018年8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批准增设7个地区为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巴彦淖尔市位列其中。

2019年4月,市委书记常志刚在一次座谈会上指出,在乌兰布和沙漠治理方面,巴彦淖尔市坚决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

2019年4月19日,《巴彦淖尔市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规划》通过。《规划》明确定位把巴彦淖尔市打造为全球防沙治沙综合治理的生动展示窗口。

5月7日,巴彦淖尔日报社全媒体记者采访组走进乌兰布和沙漠综合治理防沙林场项目区时,沙地上一丛一簇的灰绿色梭梭、花棒,长出嫩绿新叶的芦草和远远近近忙着栽植梭梭的人们,向记者展现出一幅沙漠变绿洲的壮美图景——

沙漠深处绿意盎然 

沙漠是什么样?黄沙连绵?飞沙走石?不毛之地?

5月7日,“巴彦淖尔日报社践行‘四力’全媒体记者行动·乌兰布和沙漠徒步行采访活动”启动,记者同8名同事前往乌兰布和沙漠综合治理防沙林场项目区。一路上,道路两侧的金叶榆、杨柳树、梭梭组成的防风固沙林郁郁葱葱,宛若一条绿色的飘带伸向远方。

在防沙林场项目区,路两边的防沙林更为茂密,站在高处望,成片的绿色植被随风轻舞,颇为壮观。“造林都是沿路向沙丘中间推进。项目区有的地方的林带宽度已经达到了10公里,我们所在的地方,林带宽度也有1.5公里。”磴口县防沙治沙局业务股股长何文强介绍说,“这里最高的梭梭差不多有3米高,应该长了十几年了。现在,梭梭附近都种植了肉苁蓉。”正说着,一名记者发现了一根刚露头正开着紫花的苁蓉。几个人齐心合力,把这“沙漠馈赠给人类的补品”刨了出来,足有四五十厘米长。

往沙漠里面走,一台梭梭造林插苗机正在作业。前面机器在沙地上挖出深沟,后面机器上坐着的4名工人眼疾手快地在沟里插上梭梭苗。何文强介绍,这是蚂蚁森林项目,是支付宝的公益项目。一台梭梭造林插苗机一天可植树300多亩,效率比人工高很多。

在磴口县沙金苏木巴音温尔嘎查的耀升农庄,记者看到了农民刘耀宗多年在沙地耕耘的成果。2000年左右,刘耀宗从牧民手里买了2500亩沙丘,开始一边治沙一边耕耘。他在流动的沙丘上种上梭梭固沙,将条件好的沙地改良,栽树、种田。如今,他有近600亩林地,其中包括200多亩梭梭、100亩果树、200多亩杨树,还有1400多亩良田,今年除100亩种了葵花,其余的都种了玉米。在耀升农庄周围,道路、田畔到处都是挺拔的白杨。远远望去,高的杨树,矮的梨树、杏树,刚发芽的玉米苗……农庄里满眼都是喜人的绿色,让人忘记身处沙漠中。

70载治理 沙海变绿洲 

磴口县地处乌兰布和沙漠东缘,全县总土地面积625万亩,其中乌兰布和沙漠426.9万亩,占全县总土地面积的68.3%。解放前,磴口县境内乌兰布和沙漠绿化覆盖率仅为0.04%。磴口县是怎样在这样恶劣的条件下将沙漠变成绿洲的?我们循着新老治沙人的故事,追寻磴口县人民战天斗地和沙漠作斗争的足迹。

磴口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姜吉荣向记者们这样描述解放以前磴口县的沙害:“当时的乌兰布和沙漠几乎就是不‘木’之地。由于磴口县东临黄河,其余三面环沙,使这里频繁遭受风沙、洪水灾害。当时流传着这样的民谣:‘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沙漠无阻拦,不断向东侵,黄河水患多,生命无保证。’沙进人退,不少村庄因为流沙的侵害迁移四散。”

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起,磴口县在乌兰布和沙漠边缘南起刘拐沙头,北至四坝下西闸与杭锦后旗交界处营造了一条161公里长、500~1000米宽的防风固沙林带。这条防风固沙林带较好地起到了防风固沙的作用。

防风固沙林带的建成,在磴口人的生态治沙史上树立了丰碑。多层次、多树种的宽林带,把当地老百姓称之为肆虐一时的“黄龙”流沙阻截在了林带的西侧,过去的“沙进人退”变成了“人进沙退”,有民谣为证 :“……东靠黄河西靠沙,造林育草好办法,苦战五年黄龙伏,绿树丛中有人家……”可惜的是,文革期间,磴口县的生态造林治沙一度遭到了沉重打击。林木被人为破坏,防沙林带出现缺口80多处。

姜吉荣是土生土长的磴口县人。在他的记忆中,小时候,下雨天就是栽树天。看见天阴得像是要下雨,村里就号召人们去沙窝里栽树,把柳树、红柳削成树栽子,栽进沙丘中间的洼地处,希望这些树栽子借雨水的滋润发芽生根。全村人常常淋得落汤鸡一样回家。

1985年,姜吉荣中专毕业,因为学的是治沙专业,他被分配到磴口县林业局林业工作站工作。那时候,沙地中没有路,也缺少车,植树全靠人力肩扛手抱把树栽子带到沙地中去栽种。种树是由近及远、由易到难。

“磴口人民从来没有间断过和沙漠作斗争,全民义务植树成了传统。”姜吉荣说。

39岁的何文强在治沙战线上已经工作了十几年。在沙丘中,他健步如飞,把记者远远甩在后面。他说,乌兰布和沙漠在2000年以后才进入了全面治理的阶段。

何文强也经历过完全靠人力栽树的阶段,把树苗背到沙丘中,一个人一天只能栽2.5亩,栽完后再打井浇水。后来,200余公里的穿沙公路建了起来,沙丘中的作业路也一条条建起来,治沙条件一年年好转。再后来,现代化造林手段得到广泛运用,造林速度和效率飞速提升。

进入新世纪,磴口县在防沙治沙、沙区开发上创新思路,把防沙、治沙、用沙有机结合起来,尤其是近年来,磴口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在沙区治理上,通过“飞封造”(飞播造林、封沙育林、人工造林)并举,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并用的方式,先后实施了三北防护林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等一系列国家重点生态建设工程,同时千方百计“筑巢引凤”,实施了日本海外协力银行贷款植树造林项目和风沙源治理项目、韩国援助治沙造林项目等外国援建项目,乌兰布和沙漠绿化率逐年提升,生态环境有了明显改善。

发展沙产业 沙害变沙利

在现在的乌兰布和沙漠,多起来的不光是绿色植物——在防风林带沿线,万亩光伏产业园、仁创沙漠水稻基地、洪涛有机山药园、诺民有机葡萄园、王爷地肉苁蓉基地、圣牧高科有机牧场、万泉湖旅游区等一处处生态绿洲分布在大漠腹地,让昔日黄沙漫漫的乌兰布和沙漠呈现出勃勃生机。

近年来,市县两级在乌兰布和沙漠治理方面调整思路,按照钱学森“多用光、少用水、新技术、高效益”的沙产业理论,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紧紧抓住生态保护和产业发展的结合点,积极探索产业治沙的新道路,全面实现生态改善、经济发展的战略构想,在加强沙区水、电、林、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积极制定优惠政策,全面承接产业转移和招引社会资本投入乌兰布和沙漠生态保护和沙草产业的发展。

截至目前,乌兰布和沙漠引进蒙草、民晟等19家企业,开展以生态治理为前提、合理发展沙区经济的开发活动,进行生态治理建设。依托中电投、国电、青岛昌盛等龙头企业,规划建设占地6万亩、装机容量1000兆瓦的太阳能光伏生态治理示范基地。同时,在光伏下发展设施农业、畜禽养殖、水产养殖等特色产业,加快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先后与北京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内蒙古大学等多家高校和科研院签署合作协议,开展产、学、研合作,合作开发肉苁蓉资源。依托诺民、帝泰等龙头企业,积极发展经济林果业,加快调整优化农牧业种植结构,实现了生态治理与种养殖相结合,与光伏产业相结合,与中草药种植相结合,与经济林果相结合,与新技术相结合,与旅游产业相结合。

昔日沙害,已经成功变为沙利。乌兰布和沙漠治理,实现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

资料显示:截至2018年底,磴口县280万亩沙漠披上了绿装,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了20.56%,林草覆盖率达到了37%。1984年,全县沙尘天气日数为146天,2016年减少为31天,现在继续呈下降趋势;乌兰布和沙漠向黄河的推进同样放慢了脚步,由以前的年平均推进12.64米,减为8.39米、3.28米,2013年至2015年间,沙丘每年向黄河推进1.87米。

今年4月份巴彦淖尔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的《巴彦淖尔市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规划》,为我市探索一条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规划》目标是把我市打造为全球防沙治沙综合治理的生动展示窗口,守护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的重要支撑工程,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统筹的典型案例,乡村振兴与绿色产业发展的巴彦淖尔模式。通过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建设,形成生态治理、绿色发展与乡村振兴三位一体的“巴彦淖尔绿富同兴新模式”,为西部欠发达、生态脆弱地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持续性示范作用,成为国际著名的产业治沙示范基地。

[责任编辑:邢俊清]

版权声明

一、凡注明来源为"正北方网"、"北方新报"、"内蒙古日报社"、"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内蒙古正北方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 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二、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正北方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三、转载声明:本网转载稿件有些作者不明,请相关版权单位或个人持有效证明速与本网联系,以便发放稿费。

正北方网联系方式:电话:0471-6651113 | E-mail:northnews@126.com

今日内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