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正文

包头:升级发力稀土产业

在内蒙古包头稀土高新区的中国科学院包头稀土研发中心,90后农学博士张彤怎么也想不到,她所学的蔬菜专业竟然和稀土结缘。用稀土灯照射西红柿,光能被充分吸收,提高了西红柿产量,缩短了生长期。这项技术有效解决大棚蔬菜光照不足,产量不高的难题。学陶瓷工艺的梁磊也迷上了稀土,陶瓷使用稀土釉后,有了抗菌功效,大肠杆菌等常见菌种很难在稀土陶瓷上生长,陶瓷器皿迎来新科技。

在包头这个老工业城市,科技创新正在改变“草原钢城”的形象,稀土应用新技术不断诞生着新业态,给包头注入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前不久,在内蒙古乌兰察布连片贫困地区,一辆包头制造的国内首台磁共振诊疗车穿行在乡间小路,每天有18位农牧民在家门口接受磁共振诊疗。这台车由包头稀宝博为医疗设备有限公司与互联网医疗诊治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联合研发。稀宝博为公司总经理银建伟说:“我们的核心技术就是稀土永磁材料的轻量化。我们的产品体积小、重量轻、耐颠簸,还搭载了远程急救监护系统,实现了对救护患者24小时的观察监护和远程指导,可广泛运用于基层诊疗、应急保障、抢险救灾等。”

像稀宝博为这样的新技术公司,在20平方公里的包头稀土新材料产业区内,还有140户。

稀土被称为“工业味精”,是新材料工业的“添加剂”。包头稀土工业储量4350万吨,占我国稀土储量的83.7%,占世界储量的38.7%。过去包头稀土以“挖土卖土”为主,开发应用不足。近年来,包头作为国家稀土产业转型升级试点城市,实施了近百项稀土产业转型升级项目,带动企业投资140亿元。设立40亿元的包头市稀土产业转型升级投资基金,累计支持企业30.26亿元。

2017年,包头成立稀土新材料产业园区,全力推动稀土新材料产业规模化,加快发展稀土终端应用产业。在政策资金的引导下,稀土产业转型发展效应逐步显现,全市稀土企业从2015年的96户增加到2018年的141户。永磁、储氢、抛光、催化等功能材料产业链不断延伸,在航天航空、磁制冷、储氢电池、节能环保等领域形成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稀土应用产品,填补了粘接磁体、稀土颜料、稀土陶瓷等空白,稀土原材料就地转化率由不足40%提高到现在的75%;稀土功能材料及应用产业占全市稀土产业的比重由22.4%提高到51.1%,改变了稀土产业“挖土卖土”的粗放型发展模式。

目前,包头形成了从稀土开采、研发、生产到贸易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具备42万吨稀土精矿、4.5万吨永磁、2万吨抛光、0.7万吨储氢、3.5万吨催化助剂和100万吨稀土合金的产能,是全国最大的稀土原材料科研、生产基地和应用产品研发基地。稀土科研实力大幅度上升,已建成内蒙古稀土功能材料创新中心、中科院包头稀土研发中心、上海交大包头材料研究院等10多家稀土应用研究机构,成立了稀土资源综合利用、稀土永磁材料等6家院士工作站,稀土领域国家级创新平台约占全国的30%以上。拥有稀土高新技术企业40余户,占全市高新技术企业的1/4。稀土产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4%,居全市各行业之首。相关科研单位、企业参与起草国家、行业标准160项,占国家、行业标准总数的60%以上。

稀土应用,也让传统钢铁产业向特种化方向发展。在包钢稀土钢板材厂热轧生产线上,正在为“一带一路”重点项目——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生产X80高钢级管线钢。近年来,包钢发挥世界先进生产线优势,在转型升级上下功夫,特别是把“稀土钢”作为主攻点,高端钢材产品受到国际市场青睐,包钢出口逆势增长,钢材出口贸易量92万多吨,同比增长12.74%,增幅居全国首位,产品出口“一带一路”沿线21个国家。

在包头这个300万人口的城市,竟然有17个院士工作站。

搭平台、聚人才,是包头转型升级的“先锋工程”。在包头稀土高新区的中国科学院包头稀土研发中心,就建起了3个院士工作站。从2016年开始,包头先后与中科院长春应化所张洪杰院士团队合作共建了稀土硫化物与稀土光源院士工作站;与中国工程院顾国彪院士合作建立了稀土永磁电机院士工作站;与中科院院士、中科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李依依院士团队建立了稀土特钢院士工作站。中心还建起10多个创新工作室,通过实施“雏鹰计划”,吸引了一批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到创新工作室开展创新研究。

包头与“国字号”研发团队“牵手”,大力扶持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先后与国内50多所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工业领域院士工作站达到17家、内蒙古自治区级企业技术中心达到27户,包头稀土研究院“白云鄂博稀土资源研究与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获国家批准,实现了内蒙古国家重点实验室零的突破。

国内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稀土钢研制成功并实现产业化、国内首台重型汽车大功率AT变速箱样机试制成功、世界最高场强0.7T永磁磁共振成像仪研制成功、国内首次利用3.6万吨垂直挤压机制备出大飞机发动机用关键材料、国内最大的稀土新材料中试基地建成并投入使用、国内首个稀土纳米抛光液实验室及中试线投入使用、国内第一台实用型室温磁制冷样机试制成功……

一项项的科技成果,催生出一个个新业态,为包头的明天不断注入新动能。

[责任编辑:张彬]

版权声明

一、凡注明来源为"正北方网"、"北方新报"、"内蒙古日报社"、"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内蒙古正北方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 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二、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正北方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三、转载声明:本网转载稿件有些作者不明,请相关版权单位或个人持有效证明速与本网联系,以便发放稿费。

正北方网联系方式:电话:0471-6651113 | E-mail:northnews@126.com

今日内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