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聚焦 > 正文

你知道内蒙古蒙医药有多厉害吗?

翻起民族医药这本典籍蒙医药可是极其重要的一章历史悠久的蒙医药迎来了发展的春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蒙医药2018年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发布了《内蒙古自治区振兴蒙医药行动计划》站在新的起点蒙医蒙药从草原走向了世界!

内蒙古制定方案推动蒙医药“走出去”

1956年,内蒙古自治区建立了内蒙古医学院,1958年在全国西医药院校中第一个设立了蒙医专业。

1980年,在通辽市成立内蒙古民族医学院,1987年改为内蒙古蒙医学院。

2008年,蒙医药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2年4月28日,内蒙古自治区国际蒙医医院在呼和浩特成立。

2013年2月份,蒙医药学受邀参加联合国美国纽约总部召开的“南北对话高端论坛”。

科右中旗蒙医药“科尔沁蒙医药浴疗法”于2014年被列入了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2016年12月30日,通辽市正式被命名为“中国蒙医药之都”。国内最大的蒙药生产基地、蒙药材种植基地、国内最早成立的蒙药厂都在这里。

2010年,颁布实施《内蒙古自治区蒙中医药条例》。

2016年,内蒙古自治区出台《蒙医药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6—2020年)》。

2018年,内蒙古自治区发布了《内蒙古自治区振兴蒙医药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明确提出,扩大对内外开放,拓展发展新空间,要让蒙医药进可持续发展。

蒙医药已经实现了规模化、科学化、国际化、品牌化、产业化,正在迈向信息化的道路。

蒙医药如何从草原走向世界?

——加大对俄罗斯、蒙古国市场的开发力度,加快开发国际新兴医药市场,优化产品出口结构,推动出口产品由原料药、蒙药材中药材等初级加工产品为主向高端制剂、自主创新类药物、保健品转变。

——借力同仁堂等大型中医药企业国际化,大力推动蒙医药“走出去”,提高国际社会认知度。

——积极扩大特色中药、生物制药、化学药品、保健品和医疗器械出口规模。

——加强蒙医药对外交流合作,建设蒙医药国际交流合作平台,举办好蒙医药论坛及博览会,积极与国际科研机构、医疗机构开展合作,推动建立国际蒙医药产业联盟。

——支持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等国家确定的对外贸易先行先试机构到境外开办医院、连锁诊所,建立蒙医药中医药国际合作交流基地。

——推动已获得专利保护的原研药国际临床研究和注册,加快品牌仿制药物国际注册认证。

——制定和公布道地蒙药材中药材重点发展品种目录、濒危保护品种目录和重点种植基地目录,推进国际注册认证。鼓励蒙药企业申请国外专利,形成有效的海外专利布局。

了解蒙医药

《蒙古秘史》记载:一次在作战中,成吉思汗颈部受伤失血,在危急关头,他的部下半夜不顾性命冲破敌人包围,去寻找酸马奶应急,这说明在一千年前的蒙古部落,对失血过多的人用酸马奶来抢救,已成为熟练经验。

在《四部医典》中记载:针刺、放血从北方传到内地,在北方盛行。

元太医忽思慧于1330年用汉字撰写了《饮膳正要》一书,这是蒙医药学的第一部典籍,也是中国营养学研究的开山之作,李时珍将其中部分内容收入《本草纲目》之中。

世纪著名蒙医药学家占布拉著《蒙医金匮》一书,记述了蒙医治疗各科疾病的方药两千多首,是一部较完整的蒙药方剂集。

1963年内蒙古多伦头道洼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砭石针,1978年在内蒙古树林召公社出土的青铜针,被考古学界认定为用于针灸,这让蒙古高原的医药学历史一下推到了久远以前的石器时代。

★蒙医蒙药传奇人物

忽思慧

忽思慧(13世纪末~14世纪初),著名蒙医、营养学泰斗。元代曾任饮膳太医一职,著有《饮膳正要》一书。

忽公太

忽公太(14世纪),元代蒙古族针灸学家,元翰林院医学士,撰有《金兰循经取穴图解》。

墨尔根·绰尔济

墨尔根·绰尔济(18纪初),蒙古族东土默特人,著名外科医学家,善医外伤,对治疗骨伤有传统的独特秘方,对于关节僵直,他已经采用类似现代推拿的治疗方法。

伊喜巴拉珠尔

伊喜巴拉珠尔(1704~1788),青海蒙古族,著名蒙医理论家,他根据藏医、印度医学、中医之精华提出了六基症、寒病、十大要症等独特理论,充实和发展了蒙医学理论,为近代蒙医学理论奠定了基础。

罗布僧苏勒和木

罗布僧苏勒和木(1740~1810),著名蒙医学家,正镶白旗人,所编著的《认药学》书中对每味药的形态、产地、性味、功能、质量优劣等方面作了全面、系统地阐述。

占布拉却吉丹金普仁来

占布拉却吉丹金普仁来,著名蒙药学家,著有《秘诀方海》《宝生方海》《宇宙广论》等经典著作。

占布拉道尔吉

占布拉道尔吉,杰出蒙药学家,奈曼旗人,著有《蒙药正典》一书。

龙日格丹达尔

龙日格丹达尔(1842~1915),喀拉喀蒙古人,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著名蒙医药学家。

伊希丹金旺吉拉

伊希丹金旺吉拉(1853~1906),镶白旗人,着《珊瑚验方》(藏文)、《医学歌诀》(藏文),是用歌赋体写成,在蒙医史上是首创。他制作的3个镶饰药袋和银制圆花勺,为研究蒙药剂量提供可靠依据。

古拿巴达拉

古拿巴达拉(1892--1972),辽宁阜新人, 30岁时授予“道布其额木其”这一蒙医最高殊荣,并开始招收徒弟,至1949年培养出蒙医药人才200多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瑞应寺主持创办中国第一所蒙医学校。

白清云(云丹扎木苏)

白清云(1912--1989),辽宁阜新人,中国第一个蒙医教授。主持藏文《四部医典的》蒙文翻译工作。主编《中国医学百科全书·蒙医分卷》。

罗布桑(1932~2006)

阿鲁科尔沁旗人,蒙医学教授,蒙药学专家,国内首任蒙医学博士研究生导师,编著有《蒙药学》《蒙药炮制学》等全国统编教材。

★蒙医药的几种疗法

“天人一脉”是蒙医药的精髓,“寒热平调”是蒙医疗法之根基。“三根学说”为主要理论基础,“七素三秽”“阴阳五行”、“五元学说”是重点。

蒙医以灸疗为主,且擅用火针。火针是用火烧红的针尖迅速刺入穴内,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本法具有温经散寒,通经活络作用,因此在临床可用于对虚寒痈肿等症的治疗。蒙药以植物药为主。古人将蒙药药性总结为重、油、寒、钝、轻、糙、热、锐等八种。蒙药的近代分类方法有三种,即按药用部位,科属或药物效用来分。随着藏族的《四部医典》传入蒙古地区,藏药对蒙药的发展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部分藏药亦被蒙医收用。

蒙医震脑术

木臼法:备一木臼,以百会穴为中心把木臼扣在患者头上,臼口垫以柔软厚布压垫,使之紧贴于头皮。然后用小木棒敲打臼底,以三次为一拍,共敲二十一次。

棒击法:让患者端坐椅上,助手用双手固定患者头部,术前用宽绷带沿耳上包绕其头部,把绷带之两头接在疼痛一侧,右手拿木棒,距头部一寸处用力打击布头三次。继而在头部之另三侧依同法各打击三次。以上手法结束之后,把用黄油煎过之山羊羔毛敷于头上,再用粗白布包缠保持三周。术后在松动之骨缝处施以艾灸。

脚底敲击法:令患者仰卧,贴脚底放一小块木板,在木板上进行敲打,此法亦能使被震动之脑恢复。

蒙医望诊

是医生用视觉观察病人外部精神状态、色泽、形体、姿态以及局部情况的异常变化以推断疾病情况的一种诊察方法。

望整体:望体态、肤色、精神状态。

望五官:根据五官的形态颜色症状来判断疾病。

排泄物:主要通过观察尿来诊断疾病。

蒙医触诊

医生通过手的感觉进行诊断,进一步明确望诊和问诊所不能肯定的问题,包括脉象、温度、压痛、位置、大小、轮廓、移动性、表面性质、硬度等。其中诊脉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通过诊脉可以判断疾病的性质。

蒙医问诊

蒙医诊断疾病时运用问、望、触三种方法,即三诊来观察和掌握患者的体征及症状,将获得的资料进行分析归纳,对疾病作出正确的判断。医生对病人或家属,通过正面或侧面进行查询,以了解病情的一种诊察方法。主要包括:问病人的生活环境与生活习惯、既往病史、家族病史、平素体质、疾病的发生发展及演变过程、治疗经过等。

★蒙医药的三位国医大师

策·苏荣扎布(2009年,首届国医大师)

巴·吉格木德(2014年,第二届国医大师)

包金山(2017年,第三届国医大师)

★未来目标——2020年要实现“人人享有蒙医药中医药服务”

目前,内蒙古蒙医药中医药政策体制逐步完善,运行机制日趋健全,事业发展扎实推进,打开了集医疗、预防、保健、科研、教育、文化于一体的全新发展格局。全区基本建立起以自治区级蒙医中医医院为龙头、盟市级蒙医中医医院为骨干、旗县级蒙医中医医院为基础、苏木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及嘎查(村)卫生室为网底、其他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蒙医中医科为补充的布局合理、功能完备、特色鲜明的蒙医药中医药健康服务体系,争取到2020年,实现“人人享有蒙医药中医药服务”的目标。

[责任编辑:张圆]

版权声明

一、凡注明来源为"正北方网"、"北方新报"、"内蒙古日报社"、"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内蒙古正北方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 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二、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正北方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三、转载声明:本网转载稿件有些作者不明,请相关版权单位或个人持有效证明速与本网联系,以便发放稿费。

正北方网联系方式:电话:0471-6651113 | E-mail:northnews@126.com

今日内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