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兴安盟新闻 > 正文

种植小蘑菇趟出致富路

“我们采摘的蘑菇品种叫‘榆黄蘑’,我家能种上蘑菇,得感谢我们村的孙庆才。”正在采摘蘑菇的村民李宝财感激地说。

走进突泉县六户镇和宝村各家各户的食用菌温室大棚,金灿灿的蘑菇色泽鲜黄,十分耀眼,几个村民正在大棚里忙着采摘蘑菇,丰收的喜悦溢于言表。

村民李宝财口中所说的孙庆才就是突泉县六户镇和宝村鸿泽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今年43岁的孙庆才是突泉县六户镇和富村村民,从17岁开始外出打工,并在沈阳辽阳成家过上了安稳的生活。不安于现状的他告诉记者,这些年在外打工赚了钱,有了一定积蓄,总给人打工也不甘心,就琢磨自己干点儿什么。2005年,他通过去浙江等地的食用菌生产基地和批发市场考察,与当地的企业老板、技术人员进行了广泛的学习和交流,对种植食用菌有了全面的了解。外出考察回来后,孙庆才就投资建设大棚干起了食用菌栽培,有了设施农业大棚,又建了食用菌菌棒生产车间,培育平菇、香菇、杏鲍菇等食用菌,销路很好,每年能赚上百万元。

致富不忘父老相亲。2015年末,孙庆才从辽阳回家探亲,通过朋友介绍,他了解到和宝村村民有发展庭院经济的愿望,但苦于村民没有钱,他就打算用自己在外学到的经验带领百姓致富,发展食用菌庭院经济。2015年1月,孙庆才创办了六户镇和宝村鸿泽种养殖专业合作社,主动拿出资金,帮老百姓建设54栋冷棚,共计1万平方米。

孙庆才对记者说:“我当时成立这个合作社,也不是想着自己能赚多少钱,我想通过政府的惠民政策,在老百姓自己拿不出发展资金的前提下,自己拿钱给他们建设冷棚,培植菌棒,通过一年的运作,在冷棚内推广种植榆黄蘑食用菌。2016年,由于老百姓没有种植经验,对当地的气候条件不了解,就先培植3万菌棒,移到10栋大棚管理,当年培植成功,看到效益的老百姓都要求加入合作社,发展食用菌。”目前,孙庆才的鸿泽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已经发展社员432户,带动本村及周边村屯百姓40多人就业,月工资2800余元。其中54户大棚种植户中就有1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   

“我家有90多岁的老母亲,媳妇又患病,都需要人照顾,想出门打工赚点儿钱,又脱不开身,培育食用菌挺好的,在家里既能照顾家人,又能赚钱,棚里的这些蘑菇,只要掌握好适合的温度,一年一座大棚1.8万元左右的收入不成问题。”和宝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刘福君高兴地告诉记者。

榆黄蘑为当地的百姓趟出“脱贫致富路”。记者了解到,今年初至今,该合作社已经生产菌棒16万棒,现在已经陆续开始采摘蘑菇。主要销往突泉县、乌兰浩特市和科右中旗,采取定点销售方式,合作社组织协调村内有车的人专门负责蘑菇运输,将蘑菇运往直销点进行集中销售,百姓当天就可以拿到钱。    

看到百姓发展食用菌的积极性这样高,为应对榆黄蘑的大批量产出,孙庆才打算近期引进烘干设备,将经过烘干的榆黄蘑销往北京、上海、江苏等一线大城市。

采访结束时孙庆才告诉记者,针对周边村屯百姓的发展愿望,他还将把种植榆黄蘑的技术向周边和安村、合宝村等村进行推广。下一步计划在和安村与和宝村建设200栋冷棚,届时将带动更多农户增收,帮助更多贫困户脱贫。

[责任编辑:May]

版权声明

一、凡注明来源为"正北方网"、"北方新报"、"内蒙古日报社"、"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内蒙古正北方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 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二、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正北方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三、转载声明:本网转载稿件有些作者不明,请相关版权单位或个人持有效证明速与本网联系,以便发放稿费。

正北方网联系方式:电话:0471-6651113 | E-mail:northnews@126.com

今日内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