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正文

【焦点】文化商城将被拆除 青城老建筑还有啥

 

呼和浩特的文化商城,是一片充满年代气息,略显破败而又热闹的文化用品市场。现在有商户150多家,从业人员1000多人,是首府城区最大的综合性文化中心。记者了解到,这座呼和浩特人心中的“文化地标”将被拆除,不少市民表示不舍。承载着呼和浩特人众多回忆的文化商城真的要消失了么,为此记者进行了采访。

QQ图片20170523144657

QQ图片20170523144721

QQ图片20170523144709

文化商城内张贴的征收决定告诉大家这次真的要拆了

记者了解到,为有效缓解城区交通拥堵,全面提升城市运行整体效率,按照我市“两环四线”工程建设要求,决定对城区东向西(大学街、乌兰察布街)、南北向(昭乌达路)市政道路高架改造工程赛罕区征收范围内地上建筑及构筑物进行征收改造,位于大学街与昭乌达路交叉路口的文化商城也在此次征拆改造之列。

QQ图片20170523144913

城区东向西(大学街)、南北向(昭乌达路)高架快速路

据悉,文化商城位于即将建设的城区东向西(大学街、乌兰察布街)、南北向(昭乌达路)两条高架快速路的环形匝道处,计划建设为地下两层商业体,地下一层将新建文化商城,按照协定,原文化商城的商户可选择迁入地下新建商城或按照拆迁协议领取补偿款;地下二层将建地下停车场,目标规划800个停车位,停车场的建设将有效缓解该地段停车难的问题。目前,评估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下一步将制定征拆补偿细则。 

为解决城市交通拥堵,实现城乡区域连接和市区东南西北4个方向的全方位贯通,呼和浩特市正式启动“两环四线”路网建设。“两环四线”路网工程的“两环”是指沿河环路改造提升工程和三环快速路工程;“四线”是指云中路新机场连接线工程、乌兰察布街大学街改造提升工程、昭乌达路哲里木路改造提升工程和白塔机场连接线工程。

近日,呼和浩特市“两环四线”路网工程部分项目开始前期地勘和管线拆改施工工作。其中,大学街开始地勘工作,哲里木路和如意和大街开始管网拆改工作。乌兰察布街大学街改造提升工程的建设将有效缓解与大学街、乌兰察布街相邻主干路的交通压力,同时缓解中心城区内部的路网的交通压力,可以形成中心城核心区与东部片区的快速通道,构建撑起东部区域的两个环路。

记忆当中的青城老建筑,看看都有哪些……

建筑是时代的镜子,是城市的名片,是人们寻路的地标,也是一种带着城市文明与神韵的时空存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近几年,呼和浩特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区面积从上世纪70年代的76平方公里,扩大到现在的230多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从40多万到现在的近300多万……在城市的发展中,那些已经被拆除或者保留下来的老建筑代表着它的历史,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看看陪伴着我们一起走过的青城老建筑都有那些……

旧城北门——古城楼里有故事

QQ图片20170523145442

只要有时间,曹建成就会到旧城的大街小巷转转。看到一座又一座的高层建筑拔地而起,他感叹着城市的脚步走得越来越快。

1953年出生于呼和浩特市玉泉区桥头街的曹建成,从小对建筑和绘画有着浓厚的兴趣,旧城的一砖一瓦、一树一石在不经意间深深植入他的记忆。在历史上被称作镇宁北疆、雄峙古今的旧城北门,1958年被拆除了。说起这座古城楼,曹建成的话匣子一下子就打开了。在曹建成的介绍中,已经被拆除的北门渐渐还原出了它的样貌:坐落于旧城现瑞福祥商场门前的北门,面阔5间,通宽约30多米,进深3间,楼连台通高约38米(包括民国初年,在原楼顶加建的小钟楼的高度)。其间,虽几经修葺,但基本保留了仿元大都的造型特点。

 

乌兰恰特——半个世纪的记忆

QQ图片20170523145618

“我们年轻的时候,美好的恋爱时光都在乌兰恰特度过,这里有我们说不完的情缘。”说起对乌兰恰特的感情,今年55岁的乌英嘎笑得合不拢嘴。

乌英嘎和妻子相识于上世纪80年代初,当时谈恋爱可不像现在有这么多场所,两人相约看场电影或者文艺演出,是最好不过的了。当时居住在新华广场附近的乌英嘎,每天上下班都会路过乌兰恰特打探一番即将上演的剧目或者电影,然后从亲戚朋友处要来招待券,约上恋人一起观看。

乌兰恰特,蒙古语意为红色剧场,1953年建于呼和浩特市新华广场南端。乌兰恰特是为了庆祝新中国成立5周年建设的三大重点工程项目之一,是呼和浩特市的标志性建筑。说起乌兰恰特的样貌,乌英嘎至今记忆犹新:白墙红瓦,正面呈3层建筑的格局,有8个六角形的窗口、18根红色廊柱和10层台阶。场内分为两层观众席,楼下座位400多个,楼上座位700多个,可容纳1000多名观众现场观看。

1954年2月,乌兰恰特落成后迎来了第一场演出,由内蒙古话剧团演员带来的话剧《尤利斯·伏契克》,真实的舞台感加上现场演出,让观众大开眼界。此后,这里相继迎来了朝鲜访华艺术团、蒙古国人民军歌舞团、蒙古国家艺术团、原苏联阿塞拜疆歌舞团及日本西神户吹奏乐团进行演出。其间,中国京剧团的各大名角轮番上场,强大的演出阵容加上精湛演艺,为乌兰恰特增添了光彩,也让首府京剧票友大呼过瘾。此外,1954年7月27日~8月4日,内蒙古自治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在乌兰恰特举行,这也是乌兰恰特最隆重的事件。

1984年8月,有关部门对乌兰恰特进行了大规模的现代化装修。走进装修后的乌兰恰特,硬座折叠椅改为沙发座,墙面更换成石膏板,吊灯变成了灯组设计,让人们感受到了现代化的气息。

2003年,随着新华广场的扩建,乌兰恰特和乌英嘎所住宿舍都进行了拆迁重建。2007年,在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周年之际,一座造型别致,规模宏伟、设施先进的新乌兰恰特在新华东街落成。重新走进乌兰恰特,乌英嘎的心绪难平,看着眼前面积达3万多平方米、总共4层的建筑,乌英嘎一家三口共同回味着乌兰恰特带给他们的美好回忆。

内蒙古博物馆(旧址)——记载一座城的古往今来

QQ图片20170523145740

内蒙古博物馆富有民族特色的白色外墙,顶端的白骏马凌空奔腾,坐落在首府市中心的原内蒙古博物馆,已沉寂数年。然而,作为呼和浩特城市文化地标的这座建筑,曾伴随着许多老一代呼和浩特人一起成长。

家住新城区星火巷的刘文理对此深有感触:“我从小和父母就住在博物馆附近,那时差不多七八岁,就喜欢看恐龙,为了让我增长知识,每到周末,爸爸就带我去博物馆参观。”

“我对原来的内蒙古博物馆有很深的印象,还没上学的时候,妈妈曾经带我去拍过一张照片,后面就是漂亮的白马,这张珍贵的照片陪伴我成长,而‘白马’的形象也因此深深植根心中。”市民王兴华说。每年夏天,人们都会在茶余饭后走出家门,来到原内蒙古博物馆对面的街心公园散步纳凉,欣赏夜色,而灯光映衬下的原内蒙古博物馆成为人们争相留影的背景。

据内蒙古博物院工作人员介绍,原内蒙古博物馆作为1957年自治区成立10周年大庆的重点献礼项目,是全区唯一的自治区级综合性博物馆,也是全国少数民族地区最早建立的博物馆,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被列入世界建筑史。大楼造型别致,极具民族特色。全馆建筑面积15000多平方米,展厅面积7000平方米。最初的内蒙古博物馆,是一座综合性地志博物馆,包括自然地理、历史、社会主义建设等内容,主要任务是收藏保管文物,陈列展览宣传内蒙古,发展自治区博物馆事业。2007年,位于呼和浩特市东二环与新华东街交汇处的内蒙古博物院建成,原内蒙古博物馆展出的文物也随之搬迁。

内蒙古彩电大楼——曾经的“摩天大厦”

QQ图片20170523150037

“你心目中,呼和浩特的地标建筑是什么?”提起这个问题,很多人都会回答:“彩电大楼”。说起呼和浩特市的标志性建筑,不得不提内蒙古彩电中心大楼。坐落在新华广场北侧的这座15层高楼,一度成为呼和浩特最高的楼。1987年7月,作为向自治区成立40周年献礼的工程项目,内蒙古彩电中心大楼竣工。

78岁的宫玉明老人居住在距离新华广场不远的文化宫路的一栋居民楼里。回想起内蒙古彩电中心大楼刚刚建成时的情景,老人依然记得十分清晰。他告诉记者,当时呼和浩特的高楼很少,大楼建成后,很多市民来到新华广场时,都会在彩电中心大楼前拍照留念。那时,在广场上,有很多拿着老式照相机为大家照相的人。宫玉明说:“新华广场本来就是市民休闲散步的好去处,那时的内蒙古彩电中心大楼就成了市民拍照的背景,就连外地来的游客,都免不了要在这里拍上一张。”

站在新华广场,楼前车流如织,仰视内蒙古彩电中心大楼,经过时光的洗礼,土黄色的大楼早已被岁月褪去了往日的光彩。如今在一座座高楼大厦的映衬下,内蒙古彩电中心大楼已经变得不那么伟岸,不那么高大,但是其曾经的光辉,留给人们的是永久的怀念与记忆。

小白楼——低调中透着神秘 

QQ图片20170523150203

在繁华的中山东路上,有一座中西式风格的建筑,通体白色的楼体,楼前4根欧式风格的柱子,低调,却又显得气派。这座建于1955年的建筑便是小白楼。

上世纪60年代,在很多呼和浩特人的眼中,这座小白楼或多或少显得神秘。建成后不久,小白楼就成为了蒙古国驻呼和浩特的领事馆,是当时蒙古国在华唯一的领事馆馆舍。那个年代里,开进开出的小汽车,在普通人眼中,该是何等的气派。

1984年,新华社内蒙古分社搬进小白楼。至此,小白楼又开启了新的篇章。直到现在,这座白色的建筑几乎成了新华社的代名词,因为其特殊的建筑风格,在2006年9月4日,被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定为自治区级的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5月,呼和浩特市政府还特意为小白楼立了碑,为它的历史做了一个简短的介绍。

当小白楼成为中山东路一道靓丽的文化景观,它也注定成为这个城市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五四商城——曾经最繁华的商业街之一

QQ图片20170523150310

五四商城,作为当年呼和浩特最繁华的商业街之一,现在随着城市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商场拔地而起,五四、恒昌这类的老商城也越来越萧条了,虽然它们已经没有往日的光辉,却承载着几代呼市人的记忆……

内蒙古电影制片厂标准放映厅——见证了电影历史的发展

QQ图片20170523150431

2016年3月23日,随着机器的轰鸣声、墙体的倒塌声以及浓浓的灰尘,陪伴了人们近40年的原内蒙古电影制片厂标准放映厅结束了它的历史使命,变成一堆废墟。在铁栅栏外,不少居住在附近的人驻足观看,更有人拿起手机拍下曾经带给很多人回忆的标准放映厅。

大绿罐——几代青城市民的记忆

QQ图片20170523150515

居住在呼和浩特市的市民对大绿罐并不陌生,2014年10月17日,服役了21年的2个天然气储备罐被全部拆除。

少年宫——八零后的游乐园

QQ图片20170523150559

1984年,作为内蒙古自治区成立40周年大庆的献礼工程,少年宫——呼和浩特市唯一的综合性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应运而生。

这里承载着许多呼市八零后的童年,上学时的文艺演出,节假日的观影活动,大家印象最深的就是院子里的那架歼一五战斗机,曾几何时多少家长带着自己的孩子在这里和这个铁皮明星竞相合影。伸手摸摸他的机身,想象着某天自己也能驾驶着飞机翱翔在蓝天……

(稿源:综合《呼和浩特晚报》、呼和浩特新闻网)

 

[责任编辑:张燕]

版权声明

一、凡注明来源为"正北方网"、"北方新报"、"内蒙古日报社"、"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内蒙古正北方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 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二、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正北方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三、转载声明:本网转载稿件有些作者不明,请相关版权单位或个人持有效证明速与本网联系,以便发放稿费。

正北方网联系方式:电话:0471-6651113 | E-mail:northnews@126.com

今日内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