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乌海新闻 > 正文

乌达区煤矿棚户区改造实现百姓安居梦

乌达区棚户区居民住宅新区鸟瞰。.jpg

乌达区棚户区居民住宅新区鸟瞰。

 家住乌达区爱民家苑社区的朱兰芹每天都很“繁忙”,起床后,做好早餐,拾掇好家,在8点之前赶到社区活动室,在悦耳的音乐中与姐妹们翩翩起舞,抖擞精神迎接美好的一天。“扭扭秧歌、跳跳舞、出出汗,不仅身体舒服,而且每天有个好心情。”朱兰芹说,“过去在矿区,这样的生活想都不敢想。”

朱兰芹幸福的好日子源于2008年乌达区煤矿棚户区项目的实施。

1962年,朱兰芹结婚后跟随丈夫从老家河南来到了苏海图矿区。那时的苏海图矿区只有一条土路横贯东西,两侧是荒山秃岭。住房困难、吃水困难、吃菜困难……这么恶劣的生活环境,让朱兰芹哭了好几晚上。她也几次动过回河南老家的念头,但每次都被矿工家属姐妹们劝解了。

当初朱兰芹来到苏海图矿区没有住房,只能在新工人村山坡下,一半地下一半地上的地窨子里住了3年,后来搬到了30多平方米的石头窑洞房。一个锅台,一盘大土炕占据了房屋三分之二的地方,屋内只有简单的家具,一家7口人挤住在一起。直到1987年,矿里对窑洞房进行翻修,他们才住进了70多平方米的砖瓦房。

过去住平房时,最让朱兰芹闹心的是挑水、点炉子、上厕所。那时新工人村上千号人就在一个井台打水。大伙时常因为挑水排队发生吵架打架的事情。特别到了冬季,在瑟瑟的寒风中,等上一个多小时才能打上一担水。“那个苦甭提了,现在年轻人想都想不到。”朱兰芹说。住平房时,做饭、取暖都得点炉子,由于门前巷道狭窄,拉回的煤只能卸在房头,用桶或挑筐一趟趟倒回家里。然后再把炉灰,一桶桶倒在房头。“过去一上午的时间就是忙活着点火、抬煤、倒灰、担水、做饭了,没有一点歇息的时间。”朱兰芹回忆着。

说起如厕难,今年58岁的钮长凤感受最深。她家原来也在苏海图矿区居住。由于矿区居民区人口多、厕所少、管理差,厕所破旧不堪,让人无法下脚。“特别是早晨,上厕所得排队,遇上内急的时候,真让人着急痛苦。”钮长凤长舒了一口气说:“让人尴尬烦恼的如厕经历已成为过去了。”

“我以为,这辈子就在新工人村平房度过了,没想到我赶上棚户区搬迁的好政策,让我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新楼房。”朱兰芹笑吟吟地说。

2008年乌达区启动实施了煤矿棚户区居民搬迁改造工程,给朱兰芹、钮长凤等2.2万户、6.7万矿区棚户区居民有了改善住房条件,实现安居的梦想。听到苏海图矿区被列入第一批棚户区改造项目后,兴奋得几宿睡不着的朱兰芹,早早地把购房款交到了棚改办,只花了5万多元就住进了两室两厅70多平方米的新楼房。

从2008年至2013年,乌达区煤矿棚户区一期搬迁改造工程先后分四期建设了安居佳苑、新达佳苑、建兴佳苑、神华佳苑、民达小区、富强佳苑和益民佳苑等7个棚户区安置小区,建设楼房12877套,已通过多种形式安置煤矿棚户区居民8620户。

从2014年起,乌达区实施了煤矿棚户区二期搬迁改造工程。在二期建设中,乌达区确立了“建得好、搬得出、拆得掉、住得稳”的工作目标,以“整体规划、分步实施、以需定建、滚动发展”为工作原则,规划建设8000套安置楼房及其配套设施,计划用3年左右的时间将乌达区煤矿棚户区有搬迁意愿的居民搬迁完毕。截至目前,恒业成住宅小区、谱翔花苑、维邦佳园等3个棚改项目已全部建设完成;总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的永昌佳苑项目,85栋楼2943套安置房已竣工交付并分配使用,居民们正在陆续搬迁入住,现已入住居民1800多户。

钮长凤告诉记者,自从搬迁到爱民家苑住上明亮的楼房后,不仅居住条件好了,而且小区配套生活设施也特别完善。“小区里有超市、肉菜店、水果店、面食房、小餐馆等,不用出小区,吃的、用的都能解决,方便极了。”

为了方便小区居民缴费办事,社区服务中心设立了便民服务大厅。这里不仅可缴纳水费、电费、煤气费等,还能办理社保、户籍、低保等业务。

在建好安置房的同时,乌达区配套建设了医院、幼儿园、中小学校、市场;建成神华大道、安居街等道路23条50公里;建设配套热源厂1座,铺设供热管网80公里,给排水管网124公里等基础设施,形成了功能配套较为齐全、公共服务设施水平较高的宜居宜业生活集中居住区。

对于钮长凤来说,现在居住条件好了,家务活少了,生活舒适了,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自己的爱好中。这不,钮长凤组织社区爱好舞蹈的居民成立了社区舞蹈协会,她也成为协会会长和舞蹈教练。现在,她每天除了教居民习练舞蹈外,还要参加社区的各项活动,每天忙得不亦乐乎。

“过去为了生活难得有休闲锻炼的时间。现在搬入楼房后,环境好了、生活好了、心情也好了!”钮长凤开心地说:“我们现在赶上了国家的好政策,退休了,我们要好好享受这比蜜甜的生活。”

[责任编辑:包轶]

版权声明

一、凡注明来源为"正北方网"、"北方新报"、"内蒙古日报社"、"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内蒙古正北方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 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二、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正北方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三、转载声明:本网转载稿件有些作者不明,请相关版权单位或个人持有效证明速与本网联系,以便发放稿费。

正北方网联系方式:电话:0471-6651113 | E-mail:northnews@126.com

今日内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