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呼和浩特新闻 > 正文

七旬翁照顾瘫痪老伴15年

每天上午,只要天气允许,杨喜民都会牵着老伴儿的手前往小区附近的一处小公园散步。老伴儿右腿使不上劲,只能一步一步地向前挪,短短1000多米的路程,来回却需要将近两个小时,这样的习惯,他们已经保持了10多年。

今年72岁的杨喜民是呼市第35中学的一名退休职工。杨喜民说,2001年10月21日是他永远都不会忘记的日子,因为那一天,妻子刘美霞突然病倒了。“那天下午,正在厨房准备做饭的妻子突然倒在地上,被送往医院后,确诊为脑出血中风。她昏迷了10多天,期间医院下达了三四份病危通知书,当她重新睁开眼时,除了眼珠,只有左手可以活动。”杨喜民告诉记者,医生告诉他,就当时的医疗水平,能保住妻子的命已经很不容易了,至于以后会恢复到哪一步,谁也不知道。

一个月后,杨喜民将妻子接回了家。看着躺在床上一动不动的妻子,回想两人一路走来风风雨雨几十年,一双儿女也已成家立业,正是该享福的时候,妻子却成了这样,他心里很不是滋味。杨喜民说,他坚信可以帮妻子重新站起来,开始的时候,他每天都会花大量时间为妻子活动四肢关节,当能将妻子扶着坐起来时,他特别开心。“我决定让她学习站立、走路,我扶着她站在地上,然后慢慢地挪动。我告诉她,咱们跳舞吧。”说到这里,杨喜民笑了。慢慢地,他们可以挪动到客厅的沙发旁边,这时候,杨喜民又让妻子锻炼自己站立。他说,站在沙发边,如果妻子向前倒,他可以扶着,向后倒,有沙发垫着。

杨喜民回忆,当时的妻子几乎就像一个刚学走路说话的孩子,例如他在桌上放一只水杯,嘴里发出“水杯”的读音,然后让妻子学,往往需要教10多遍,妻子才能学会,之后他又买来儿童识字卡片帮助妻子认字。期间,杨喜民还专门为妻子买了跑步机和健身自行车帮助她进行锻炼。听说呼市炼油厂生活区有一个康复中心,他特意带着妻子前往进行康复训练。“虽然之前也从书上学了很多康复知识,但真正到了康复中心才发现自己做得很不到位,一些康复手法根本就是书上看不到的。”杨喜民说,在康复中心训练一个多月后,他便在家里帮助妻子进行锻炼,为了训练妻子抬脚的能力,他在客厅专门用木板、砖块儿搭起几个“台阶”。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刘美霞生病第3年年底,她终于可以自己搭着楼梯扶手下楼了。当时,他们的房子位于6层,因为妻子的右手使不上劲,杨喜民为了妻子上楼方便,专门雇人在楼道靠墙一边装上了栏杆。“整整帮妻子恢复了两年多,她能吃能睡也胖了许多,可我的体重却从140斤掉到了120斤,并且有一次还晕倒了,经检查为低血压。”杨喜民说,从那个时候起,他突然意识到自己的身体也很重要,虽然老伴儿恢复得不错,但在未来的日子里还得要自己照顾,所以他必须要比老伴儿更健康才行。

2015年冬天,杨喜民带着孙子前往滑冰场玩耍时,看到一群老年人在滑冰,他当时就被吸引住了,于是就加入了这个老年人滑冰组织,冬天滑冰,其他三季玩轮滑。每天早晨3点55分,杨喜民会准时起床,开始洗一个小时的冷水澡,然后换老伴儿洗澡,他去收拾屋子准备早点,7点左右,他出门去敕勒川公园进行轮滑,9点半回家带着老伴儿去小公园散步,大约12点回家做饭。杨喜民说,扶着老伴儿走了15个春秋,让他切身体会到了“相扶到老”这个词语的深切含义,如果没有他当初的努力,老伴儿不会重新站起来,如果没有老伴儿让他天天扶着,他的生活不会过得这么充实,他希望就这样一直扶着老伴儿走下去。(文/杨岩泽)

[责任编辑:张雨婷]

版权声明

一、凡注明来源为"正北方网"、"北方新报"、"内蒙古日报社"、"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内蒙古正北方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 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二、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正北方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三、转载声明:本网转载稿件有些作者不明,请相关版权单位或个人持有效证明速与本网联系,以便发放稿费。

正北方网联系方式:电话:0471-6651113 | E-mail:northnews@126.com

今日内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