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知对方搞电诈仍向其出售出租本人银行账户、支付账户或电话卡,“刑不刑”?未成年人、在校学生成了电诈“帮凶”,怎么处理?……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日前发布关于办理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等刑事案件有关问题的意见,提醒公众谨防掉进帮信罪的坑。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修改〈电子支付指引(第一号)〉等4件规范性文件有关公告(征求意见稿)》引发关注。
据国际金融报报道,截至7月24日,年内获批终止营业的银行信用卡分中心已超40家,包括交通银行、民生银行和广发银行等。仅7月以来就有5家银行信用卡分中心关闭。
近期,多家银行推出DIY借记卡定制服务,客户可自主选择卡面设计、材质工艺、附加权益等多项个性化选项,叠加后单张借记卡费用可达数千元,这一现象引发市场关注。
暑期旅游高峰强势来袭,银行敏锐地捕捉到这一黄金契机,以多元化金融服务“排兵布阵”,通过返现补贴、折扣让利、积分翻倍等优惠,全面覆盖境内外旅行、亲子出行、购物餐饮等消费场景,为信用卡持卡人打造高性价比消费体验,掀起暑期旅游消费金融服务热潮。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印发了《银行卡清算机构管理办法》(下称《办法》),自2025年11月1日起施行。原《银行卡清算机构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令〔2016〕第2号发布)同时废止。
近日,上市银行陆续发布2024年年报。已披露的年报显示,信用卡业务呈现显著收缩态势,流通卡量、消费交易总额与业务收入同步缩减,资产质量承压明显。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银行消费贷业务增长强劲。
金融监管总局近日印发《关于港澳银行内地分行开办银行卡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自2025年3月1日起实施。
近期,某银行接连关闭多家信用卡分中心,这一举动为银行业新一轮信用卡业务调整再添注脚。自去年以来,已有不少银行着手缩减信用卡业务,行业转型轮廓愈发清晰。透过对商业银行数据与策略的分析可以发现,在这场“撤退潮”背后,隐藏着行业加速转型的攻守之道。
为促进我国银行卡清算市场健康发展,规范银行卡清算机构管理,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12月27日发布新修订的《银行卡清算机构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下称《办法》),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近日,证券时报记者在人头攒动的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门口看见,数十辆不同型号的山地自行车整齐摆放在一处摊位前。尚未走上前,便有工作人员向记者发起推销:自行车免费领,办信用卡即可得。这背后折射出银行信用卡业务日渐兴起的“过冬”方式:组团营销。
随着第三方支付监管政策的持续收紧,收单外包机构正经历行业洗牌。
银行卡收单市场进入缩量时代。受访专家表示,对于从事线下小微收单业务的支付机构,首先是合规运营;其次,要与银行合作,开发和满足小微用户的多元化支付需求,在细分市场上做稳做精;另外,企业数字化服务是一个方向,除金融服务外,还可以提供一系列增值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