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财经 > 正文

乌海:加快低碳转型 促进绿色发展

气候变化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向世界作出的庄严承诺,也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变革。

乌海市高度重视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成立领导小组,科学系统编制《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乌海市碳达峰实施方案》以及分领域分行业制定方案和保障方案、政策,构建“1+N+X”政策体系,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之路,全力推动“双碳”工作取得成效。

加快发展清洁能源产业

记者在去年底建成的乌达区100MW光伏发电项目现场了解到,项目设计年发电量1.74亿度,“光伏+矿区治理”让废弃矿山再一次变为金山银山,成为绿色清洁能源的输出基地。光伏板上获取清洁低碳新能源,光伏板下将发展特色农业,像这样的光伏项目,今年我市将开工建设5个。

“ 项目充分利用煤矿排土场、渣堆等闲置土地发展光伏发电产业,配合绿化与生态修复,助力绿色矿山建设,实现了光伏发电效益与生态治理的良性循环发展。该项目可节约标煤5.93万吨/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6.2万吨/年,环境效益十分显著。”乌达区能源局行业办主任王文华说。

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动力源泉,也是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主战场。

近年来,立足发展新能源产业的独特优势,我市加速布局集能源生产、装备制造、应用示范于一体的全产业链。

目前,全市已形成新能源装机规模202.62万千瓦,已建成新能源装机80.66万千瓦,其中集中式光伏发电项目75万千瓦、分散式风电项目2.6万千瓦、分布式光伏项目3.06万千瓦;已批复在拟建新能源装机规模106.96万千瓦,其中市场化并网项目3个总装机91万千瓦,分布式光伏项目5.16万千瓦,整县屋顶试点项目10.8万千瓦。根据《乌海市“十四五”新能源发展规划》,到2025年,全市新能源发电装机达到558万千瓦以上,新能源装机占比超过50%,年减排二氧化碳671万吨左右,为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作出贡献。

加强低碳技术创新

科技创新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支撑。乌海市以“科技兴蒙”行动为统领,立足产业结构,以抓好减碳降碳科技计划项目实施和加强科技交流合作为抓手,支持企业开展绿色低碳技术攻关、低碳技术成果转化示范,推动企业向绿色低碳转型,加快我市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步伐。

我市持续推动氢能、CO_2捕集、CO_2封存等低碳零碳关键技术攻关,对已开展的《低成本煤化工CO_2捕集与压缩技术开发与示范》《氢基熔融还原技术研发与工业示范氢基熔融还原低碳冶炼技术研发》等低碳科技项目进行过程及时调度管理,促进重大科技成果研发并示范推广;加强科技合作与交流,促进校(院)地企合作,柔性引进清华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的专家团队,联合开展科技攻关,为我市碳达峰碳中和领域科技创新提供智力支持。

与此同时,乌海市加快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企业研发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统筹推进相关领域关键技术攻关,引进碳达峰、碳中和研究成果和人才,助力我市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按期完成。目前,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5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0家,自治区级企业研发中心42家,自治区级技术中心12家,建立3家企业科技特派员工作站、2家自治区技术转移服务机构、1家自治区级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以及2家自治区级科技领军企业。

锚定目标促进全面绿色低碳发展

“十四五”是碳达峰的关键期、窗口期。“十四五”期间,我市将全面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努力推动乌海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深度调整产业结构。坚决淘汰落后产能,依法依规逐步淘汰铁合金、电石、焦炭等行业中落后产能和化解过剩产能。截至2022年底,淘汰退出总产能207万吨,已完成节能技改工程14户、节水技改工程11户,节能量12.8万吨标准煤,节水量262.3万吨。 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引进实施东方希望、国轩高科、华恒、三维、兴发等一大批大项目、好项目,全力打造现代煤化工、硅基新材料2个千亿级产业集群,精细化工、冶金建材、装备制造、现代能源、可降解材料5个超百亿级全产业链群,着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加快推进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优化交通运输结构,推广节能低碳型交通工具,积极引导低碳出行。截至2022年底,全市清洁能源公交车占比90.2%,清洁能源(燃气)出租汽车占比100%,购置新能源重卡151辆,非道路移动机械32辆;建成重卡充换电站11座,投用7座,在建7座,在全市部分地区保障新能源重卡优先通行;加快淘汰高耗能、高污染老旧交通运输装备,共淘汰老旧柴油货车241辆;5家网络货运企业与自治区监测平台实现物流业务线上运行,2022年已累计完成运单量2162单,货运量5.5万吨。

——提升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质量。全市城镇总体规划区内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截至2022年底,全市竣工绿色建筑面积53.33万平方米,占全部竣工面积76.91%,新建房屋已全部达到基本星级以上绿色建筑标准。

——持续巩固提升碳汇能力。巩固扩大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创建成果,加强森林草原资源管理,严格落实林地、草原分类和定额管理,强化审核报批、严格执行采伐限额。全市现有林地面积14.93万亩、草地132.02万亩、湿地资源面积4.77万亩。

——扎实推进节能工作。2021年,全市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3%,超额完成自治区下达的目标任务。2022年,全市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3%,连续两年超额完成自治区下达能耗强度下降目标任务。

[责任编辑:赵鑫华]

版权声明

一、凡注明来源为"正北方网"、"北方新报"、"内蒙古日报社"、"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内蒙古正北方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 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二、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正北方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三、转载声明:本网转载稿件有些作者不明,请相关版权单位或个人持有效证明速与本网联系,以便发放稿费。

正北方网联系方式:电话:0471-6651113 | E-mail:northnews@126.com

今日内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