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财经 > 正文

“生态优先 绿色发展”之路的鄂尔多斯探索

不懈努力,绿色发展成绩亮眼

70年前,鄂尔多斯是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人民生活贫困的一个缩影,平均年降雨量不足300毫米,蒸发量却高达3000毫米,沙进人退、十年九旱是基本规律。经过70年艰苦卓绝的探索和奋斗,鄂尔多斯的生态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了保护生态环境和发展经济的有机统一。2018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 3763.2亿元,在全国地级市中排名第 54 位,并先后获得“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全国生态建设突出贡献奖”等荣誉称号。一个山清水秀、天朗气清、人民生活富裕的鄂尔多斯呈现在世人面前。

(一)持之以恒,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2018年底,鄂尔多斯植被覆盖率稳定在75%,森林覆盖率达26.9%,均超出全国和全自治区的平均水平,其中绝大多数是人工林地。2018年空气优良天数达到292天,毛乌素沙地治理面积占总面积的70%,沙害基本消失。库布其沙漠治理面积达6460平方公里,许多动植物重新出现。从过去的风沙肆虐、寸草不生、飞鸟绝迹,发展到现在有多样性生物530多种,在此经停或繁衍的鸟类达30多种 。库布其沙漠生态治理区被国家生态环境部命名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立为全球首个“沙漠生态经济示范区”。

(二)路径科学,绿色发展动力显现

鄂尔多斯是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全国六分之一的煤炭、四分之一的天然气、1031亿度电都来自鄂尔多斯。作为重要的能源基地,鄂尔多斯借助丰富的能源资源储备,紧跟能源技术革命新趋势,大力推动能源生产、输送、消费方式转变。

能源生产方面,坚持煤电油气风光并举,打造祖国北疆生态屏障中的现代能源经济示范区。如今煤矿的机械化综采率达95%,洗选率90%以上,回采率80%以上,煤电、焦化、甲醇、乙二醇、煤制油、煤制气等产业链不断延伸,鄂尔多斯煤炭实现了从原料到材料、从资源到绿色的转身。

在能源输送方面,着重推进煤炭运输“汽改铁”,已建成18条铁路运输专线,解决用“高级能源”运输“低级能源”问题。鄂尔多斯电网已形成“一横两纵”的500千伏网架结构,打通了清洁能源“风火打捆外送”的瓶颈。

在能源消费方面,狠抓节能降耗,自2005年开始鄂尔多斯市万元GDP能耗累计下降42.3%,并使煤炭就地转化率提升到22% 。目前,鄂尔多斯已初步形成多能互补、综合利用、集约输送、供用结合的现代能源生产供给消费体系,建成煤电、煤化工、天然气、新能源及其伴生资源综合利用产业链,成为国家14个大型煤炭基地、9个煤电基地、4个现代煤化工产业示范区之一和国家“西气东输”的主要气源地。

(三)统一共识,绿色理念内化于心

鄂尔多斯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就是陕甘宁边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卫边区北大门的天然屏障,红色基因在这里代代相传。70年来,面对茫茫沙海和渐失绿色的草原,一代代鄂尔多斯人传承着革命先辈的精神,顶着滚滚沙尘,不断探索着防沙治沙、保护生态环境的方法和途径,在实践中涌现出了一代又一代的造林治沙模范和先进群体。从“乌审召精神”到“穿沙精神”;从鄂尔多斯集团走进恩格贝到伊泰集团建设万亩甘草园;从宝日勒岱、徐治民、王玉珊、到乌日更达赖、王果香、殷玉珍……一个个企业倾情投入,一代代治沙人不断涌现,绿色发展理念根植于鄂尔多斯人的血液中,实现了绿色思想革命的升华。

目前全市已形成从农牧民到市民,从民间组织到各级政府,“个人、企业、政府”攥成一个拳头积极实践绿色发展理念的全新格局。

不懈探索得出的宝贵经验

70年来,鄂尔多斯人民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模式,开辟出一条中国西部生态脆弱地区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崭新途径。

(一)坚持党的领导,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

新中国成立以来,鄂尔多斯市历届党委、政府始终把握生态建设的正确方向,同时放手发动群众,紧紧依靠群众,动员全社会力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进一步提出“党委政府政策性主导、企业产业化投资、农牧民市场化参与、科技持续化创新”四轮驱动的库布其沙漠治理模式,体现了政府的有形之手和市场的无形之手有机结合,力求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有机统一。企业在生态治理中形成可持续的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有效解决“钱从哪里来”“利从哪里来”“如何可持续”等问题。建立了农牧民与龙头企业多方位、多渠道的利益联结机制,充分调动了广大农牧民的治沙积极性和创造性,成为最广泛的参与者、最坚定的支持者、最有力的监督者和最大的受益者。

(二)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促改革

新中国成立以来,鄂尔多斯市全社会上下进行过一系列积极的探索和大胆的实践。从50年代“禁止开荒、保护牧场”,60年代“种树、种草、基本田”,70年代“林牧为主、多种经营”,80年代“三种五小”,90年代的“生态环境建设是全盟最大的基础建设和立盟之本”,到新世纪“禁牧、休牧、划区轮牧”,每一个时期都体现了思想解放的成果,和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坚定决心。

(三)强化责任担当,严格制度和严密法治相结合

鄂尔多斯在认真贯彻国家和自治区各项生态制度和法律的同时,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形成一套支撑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制度体系。逐步健全了矿产资源开发、生态环境管理、资源有偿使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生态补偿等制度。党的十八大后,建立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责任审计、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等制度,完善了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指标体系。2015年12月,鄂尔多斯市人大获得部分事项立法权后,制定的第一部法规就是《鄂尔多斯市环境保护条例》。同时强化制度执行落实,建立督促检查长效机制,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使得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零容忍的态度得以落地。

(四)倡导求真务实,奋斗精神和科学态度相结合

鄂尔多斯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坚持实事求是、求真务实,把艰苦奋斗精神同科学态度有机结合起来,既提倡苦干实干拼命干,更提倡巧干会干能干成。在库布其沙漠治理中,就充分体现了奋斗精神和科学态度相结合的强大力量。既组织各方面力量艰苦拼搏,又采取“南围北堵中切割”和“先易后难、由远及近,分区治理、整体推进”等正确战术。广大群众在治沙实践中,发明了许多简单实用高效的“黑科技”,如装瓶种树法、水冲种树法、迎风沙坡造林法、甘草平移种植法、无人机飞播法等,取得事半功倍之效。同时建立起生态建设大数据中心、沙漠科技中心和我国西部最大的沙生灌木和珍稀濒危植物种植资源基地,为防沙治沙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五)筑牢绿色发展理念,绿色生产生活双轮驱动

多年来,在与恶劣生态环境的斗争中,鄂尔多斯人形成了坚定的绿色生产信念和绿色生活习惯。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和绿色技术创新体系,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实现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积极扩大绿色产品的供给。与此同时,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强化公民环境意识,推动形成节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风尚。

走好“生态优先 绿色发展”之路的几点思考

鄂尔多斯最大的优势是资源,最突出的短板是环境。坚定不移地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对鄂尔多斯来说是唯一正确的选择。

(一)正确理解高质量发展

鄂尔多斯虽经历过十多年的快速增长,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但是,对照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和要求,应清醒地认识到产业结构不合理、创新能力不强、新兴产业培育滞后、人才基础薄弱等问题依然突出。鄂尔多斯的高质量发展就是要摒弃对传统资源型经济发展模式的依赖,把经济工作的重心放到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上来。就是要把创新放在最突出的位置,形成激发创新活力的利益分配机制,搭建创新平台,倡导创新文化,把各类创新主体的潜能充分释放出来。就是要把人才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在“引、育、留、用”上下苦功。打造人才流入“洼地”,形成一流的绿色发展环境。

(二)准确把握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生态环境脆弱是鄂尔多斯最大的发展瓶颈,只有处理好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使二者有机统一、相辅相成,才能进一步提升鄂尔多斯的发展质量。生态建设做得好,自然资源再生能力强,经济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空间才更广阔、后劲才更足。应清楚地意识到,用环境保护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将成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经济发展又能为生态补偿、生态治理修复等提供坚实物质保障。

(三)发挥能源资源优势,培育绿色能源产业体系

能源资源是鄂尔多斯的最大优势,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物质基础和动力源泉。只有积极探索现代能源经济发展模式,通过“四个基地”建设积极构建集资源开发、就地转化、综合利用为一体的绿色能源产业体系,才能率先走出资源型城市高质量转型发展新路子。一是国家清洁能源输出基地。绿色清洁能源输出要达到100%;二是国家现代煤化工示范基地。用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改造传统产业,提高工业经济的运行质量,逐步实现能源工业经济的绿色循环发展。三是国家现代能源技术集成基地。把鄂尔多斯建成清洁能源、煤化工、高新技术等方面先进技术集成基地。四是国家绿色能源示范基地。全力推进煤炭绿色生产,最大化循环利用。集中攻坚煤化工高煤耗、高水耗、高碳排放、高浓盐水处理等技术难点,推进煤化工低碳发展乃至无碳发展。

(四)以绿色产业为突破,打造绿色发展新引擎

鄂尔多斯要率先走出一条资源型地区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必须加快绿色产业崛起步伐。

绿色工业要顶天立地,以创建国家现代能源经济示范城市为契机,推进能源供给优质化、能源产业集群化、能源业态多元化。以节能环保等绿色产业为引领,以最小的生态影响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引导资源要素、产业项目向园区集中集聚,始终把经济活动限制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能够承受的限度内。

绿色农业要放大特色。让绿色有机放心农产品打上鄂尔多斯标签,掌握话语权、扩大市场占有份额,让绿水青山充分释放生态红利,鼓起老百姓的钱袋子。

绿色服务业要再造动能。构建大健康、大文化旅游、现代物流等集约高效的绿色服务体系,使之更具魅力更有实力,形成“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产业新亮点。

[责任编辑:郭鹏飞]

版权声明

一、凡注明来源为"正北方网"、"北方新报"、"内蒙古日报社"、"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内蒙古正北方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 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二、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正北方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三、转载声明:本网转载稿件有些作者不明,请相关版权单位或个人持有效证明速与本网联系,以便发放稿费。

正北方网联系方式:电话:0471-6651113 | E-mail:northnews@126.com

今日内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