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财经 > 正文

高温津贴你了解多少?

 

res07_attpic_brief

从7月13日入伏,到8月22日出伏,今年的三伏天总共40天。暑伏,最明显的就是进入高温天气。近日,全国多地气温飙升,甚至高温黄色预警升级至橙色,开启夏天“烧烤模式”。对比全国的“高烧”天气,首府却在入伏后出现了气温回落,相比前一段的高温天气略显凉爽。

每到伏天,关于高温补贴的话题也最引人关注。近日,不少媒体报道,夏季高温来临,人社部等4部门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发放高温津贴,一时间不少网友反映,多年没有领到高温津贴,有许多地区的高温津贴标准已经数年没有进行调整。专家表示,要明晰监管责任,加大监管和处罚力度,以促进高温津贴的落实。首府关于高温津贴有哪些规定?落实情况如何?室外工作的人员又有怎样的辛苦?人们是否了解关于高温津贴的相关政策?记者进行了调查采访。

为啥发高温津贴?

关于高温津贴的解释:为保证炎热夏季高温条件下经济建设和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保障企业职工在劳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身体健康,决定适当提高职工夏季清凉饮料费发放标准。国家规定,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高温天气下(日最高气温达到35摄氏度以上)露天工作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摄氏度以下的,应当向劳动者支付高温津贴。高温津贴标准包括:用人单位每年6~8月安排劳动者在高温天气下露天工作,按每人每月不低于60元的标准发放津贴;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室内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摄氏度以下的(不含33摄氏度),按每人每月不低于45元的标准发放。

领取高温津贴者必须是在高温下工作的岗位职工,包括建筑工人、无空调的公交车司机、露天环卫工人等。高温津贴并非每个劳动者都有,劳动者在高温天气下露天工作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摄氏度以下的,才能获得。

记者从解放军第253医院急诊科了解到,根据医学常识,气温超过37摄氏度时,人长时间在户外劳动或者处于酷热之中,极有可能中暑,出现脱水等症状,严重时还会威胁生命。不少户外劳动者或因职责所系、或因生计所需而处于户外高温之中,尤其要注意三伏天里要合理作息,饮食清淡,及时补充水分,如果感觉无力虚脱,要另外补充一些糖水和盐水。

 

不少环卫工没领过

说到露天工作,人们最先想到的就是环卫工人,为了城市环境的整洁靓丽,他们不辞劳苦,每天在负责的路段上一遍又一遍的清扫,工作辛苦再加上炎炎夏日,对于他们来说是十分难熬的。

7月14日,记者在锡林郭勒南路、学苑街、金桥开发区等多个路段采访了多名环卫工人,听他们讲述工作的辛苦和对高温津贴的了解。今年近60岁的老赵从事环卫工作已经3年多了,长期风吹日晒,他的皮肤变得粗糙、黝黑。他对记者说:“我们这样的年纪又没有什么文化,找不到其他工作,只能靠出力。能找到这份清洁工作,我已经很满足了,虽然辛苦但是能挣一份钱,家里的日子也好过一些。关于高温津贴倒是听说过,但没拿过。单位也告诉我们,不用在气温最高的时段清扫,我感觉这就挺好的。”

采访中,还有环卫工人表示,单位解释气温不够发放标准,所以没有。在他们看来,即便气温达到发放标准,给不给高温津贴都没有保住这份工作重要,所以给是更好,不给也没有人追究。另外,在高温天气,单位会发放一些茶叶、白糖、饮料、藿香正气水等防暑保健品,大家也就不再计较了。

工地避免高温作业

7月13日15时,记者来到腾飞路与二环路的几个建筑工地,此时室外气温已经达到30多摄氏度,但建筑工人依旧战斗在生产一线。太阳火辣辣地烤着大地,连沙子、水泥、钢筋也被烤得发烫,一会儿工夫,记者就被晒得汗流浃背、满脸通红,工人给的安全帽丝毫没有起到防晒作用。

记者走进一个工地,看到年近50岁的王师傅正在弄钢筋,他上身穿长袖衬衫,下着厚实的长裤,脚穿帆布鞋,手戴尼龙手套,尽管被包得严严实实,但是他裸露在外的皮肤已被晒成了酱黑色,浑身看上去湿漉漉的,脸上的汗珠不停地往下流,就像刚洗了桑拿。“这个温度还挺得住吗?”记者问道。“虽然每年的夏天最辛苦,但是我在工地干了10多年早已习惯了,身上的皮肤已经不怕晒了,热的时候就多喝点水。刚开始那几年,皮肤会晒得发疼,最严重的时候还会起水泡。”王师傅告诉记者,“再热得厉害,公司也会采取措施,尽量延长工人的午休时间,避免高温时段作业。工地还为工人配备了水,有时还有绿豆汤和藿香正气水等防暑药品。至于发不发高温补贴,我们也不知道,一些工人也没有这个意识。”说着,他又用手在额头上抹了一把汗,衣袖瞬间又湿了一层。

据了解,工人在与高温抗衡时,项目建设方也竭尽全力为他们提供降温保障措施,如发放防暑降温的西瓜、饮料等。有的工地尽量在下午施工,延长工人午休时间,有的工地工作时间调整到了17时以后,避免高温时段作业。

内蒙古气象局有关专家:气象台监测的最高气温是大自然状态下的空气流动温度,是标准气温。它是在百叶箱里测到的。百叶箱是安放在防太阳直射、防风、防雨、通风自然的草坪上。温度表放在百叶箱里,在距地面1.5米上测出的数据。这是全球气象组织统一规定的标准。入夏以来,首府天气预报最高气温大多在30多摄氏度,气象部门会提示室外工作人员,停止工作或者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暑降温。有人感觉实际温度要比预报的气温高,这就是所处环境千差万别,温度也有所不同,例如树荫底下和太阳直射下、地表和楼顶、车里车外、有云和没云、有风和没风,甚至衣服的深浅都会让人感受到温度的差别。建议针对不同的户外工作环境,可以邀请专业气象人员进行实测。

 

我区发放标准每月180元

呼和浩特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内蒙古自治区总工会相关工作人员:2013年,我区行政区域内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33摄氏度(含33摄氏度)以上高温天气从事室外作业连续6小时(含6小时)以上和在零下25摄氏度(含零下25摄氏度)以下高寒天气室外连续作业4小时(含4小时)以上工作岗位的劳动者,高温高寒岗位津贴按月发放,高温岗位津贴180元/月,高寒岗位津贴230元/月。2014年,我区制定了高温天气室外作业的高温岗位津贴支付标准,高温岗位津贴按月发放,每月180元。目前,我区根据各旗县(市、区)每年高温天气的持续天数划分出3类高温地区,要求各地区不得随意扩大高温岗位津贴发放范围。2015年,全国27省份制定高温补贴,内蒙古地区每月还是180元。

有关部门要严格执行发放范围和标准,不得变相冒领。根据工作需要,用人单位已自行制定高温高寒岗位补贴,低于此标准应当按本规定执行。根据用人单位作业区域自然气候的差异,可适当调整区域津贴标准,但不低于本办法规定的标准。最低工资标准不包括高温高寒岗位津贴,高温高寒岗位津贴计入工资总额,在企业成本中列支;事业单位高温高寒岗位津贴按原工资津贴经费来源渠道解决。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安全监督管理局、卫生等部门和工会组织要按照各自职责,加强监管,确保高温高寒天气室外作业劳动者健康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最大限度地减少高温高寒期间造成职业危害。

解决落实难是关键

内蒙古恒众尧律师事务所律师王洪超:关于高温津贴没领到、缺失或被偷梁换柱、克扣等情况并不少见,但是投诉非常少,原因是很多人为了不丢饭碗,敢怒不敢言。正是这样,个别企业开始打上“小算盘”,在发工资时虽然名义上发放了高温津贴,但是将高温津贴的金额计入最低工资中,侵害了职工利益。更有甚者,不按规定按月份发放,而是按照超过35摄氏度的高温天气具体天数发放,还有的单位用绿豆防暑降温物资“冲抵”。解决这些问题,制度落实到位是关键,这就需要相关主管部门对违反高温津贴政策的行为严肃查处,严格追究主要负责人的责任,全力保障高温津贴发放到位。

当人们坐在办公室或者家里,开着风扇吹着空调,喝着冰水的时候,是否想到为了这座城市的正常运转,很多劳动者还要在炎炎烈日下流着汗水默默辛苦的工作。这个时候,爱心与理解,以及政府部门能否给劳动者及时送去足够的关怀就显得格外重要。让高温津贴按要求严格纳入工资总额得以兑现,敦促权益落地,才能为广大高温劳动者带来夏日里难得的清凉。

[责任编辑:萨其]

版权声明

一、凡注明来源为"正北方网"、"北方新报"、"内蒙古日报社"、"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内蒙古正北方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 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二、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正北方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三、转载声明:本网转载稿件有些作者不明,请相关版权单位或个人持有效证明速与本网联系,以便发放稿费。

正北方网联系方式:电话:0471-6651113 | E-mail:northnews@126.com

今日内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