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北疆文化 > 正文

土默特泥塑:指尖上的泥土艺术

送粮种

养鸡二大娘

民间鼓乐队

养猪

集市售卖农产品

“好的泥塑作品,不仅要形似,更要神似。人物要传神,动物要生动。每一个细节,都透露出匠人对生活的观察与感悟。”近日,记者走进土左旗毕克齐镇,聆听土左旗非物质文化遗产土默特泥塑代表性传承人岳中厚讲述泥塑技艺传承背后的故事。

泥塑是中国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土默特地区土地肥沃,地理位置优越,大青山乌兰沟以它独特的地形、温和适宜的气候产生出了一种天然的矿物质泥土,这为土默特泥塑工艺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而岳中厚正是以这种泥土为原料,用他精湛的手工技艺,捏制出或素或彩,以人物、动物为主要造型的泥塑作品。2016年6月,土默特泥塑被评为土左旗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走进岳中厚的家中,映入眼帘的这些泥塑作品,人物神形兼备,有的举手投足间尽显阳刚之气、有的呈现出阴柔之美,生动传神地向世人“塑”说着当地民俗生活。

采访时,岳中厚正在制作一组以毕克齐民间社火为题材的泥塑作品,他告诉记者:“泥塑技艺手法独特,艺术内涵丰富,别具韵味。首先是选土和泥,在选好的泥土中加水,不要太硬也不要太软,必要时加入棉花或蚕丝,用钢筋抽打,直到不粘手为止,这就完成了细腻的黏土胚;第二步,要用和好的泥胚以手工捏制成型;第三步是打磨, 对阴干后的作品进行修补打磨、精工处理,要把手纹、痕迹打磨处理得细腻光滑,给上色打好基础;最后是上色,用白色打底色,底色晾干后,根据作品需要的颜色上色,用各种大、小、尖、毛笔精心描绘,这样,栩栩如生的泥塑作品就完成了。”

1954年出生的岳中厚是土左旗毕克齐镇五道村人,他自幼痴迷绘画,初中毕业便跟随民间艺人学习古建筑彩绘,到今年,他从事泥塑创作已有50多个年头了。岳中厚的作品内容广泛,或以现实为题材,表现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场景和人物;或以当地民俗文化为题材,表现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情节;或以象征吉祥、寓意安康的形象为题材,表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普通的泥土在他灵动的指间变化出一件件艺术品——《毕克齐四眼井》《国家级非遗——脑阁》《丰收》《农耕系列》《压糕面》……

值得一提的是,岳中厚擅长用泥塑作品来展现生活场景,生动讲述民族团结进步故事。他的泥塑作品《毕克齐四眼井》(见上图)展现早年间当地各族村民将一眼井改建为四眼井,成为大家共同的生活水源,作品展现出各族村民共同和谐生活的场景,四眼井的故事感动着一代又一代人。

岳忠厚的手艺不止泥塑这一项,还有纸雕、浮雕、戏剧脸谱、戏剧服装……这得益于他少年时代练就的扎实基本功,岳忠厚绘画功力深厚,小鸟速写栩栩如生。他做泥塑,能把人物的表情刻画得惟妙惟肖。许多人慕名前来拜师学艺,岳忠厚都倾囊相授。

作为非遗传承人,岳中厚最大的愿望就是把这门手艺传承下去,所以,他带着土默特泥塑走进了校园。2011年,岳中厚外聘到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成为中国古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班的指导老师,在泥塑教学中,通过教授学生做泥塑,使泥塑制作技艺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传承,同时也激发了学生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正是因为有一代又一代泥塑艺人倾注心血、精工细作、推陈出新,才让这门历经岁月沧桑的指尖艺术依旧焕发着它独特的生命力。”岳中厚希望通过自己的力量,带动更多年轻人了解非遗、学习非遗、爱上非遗。(实习记者 刘艳霞 文/图)

[责任编辑:孙丽荣]

版权声明

一、凡注明来源为"正北方网"、"北方新报"、"内蒙古日报社"、"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内蒙古正北方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 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二、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正北方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三、转载声明:本网转载稿件有些作者不明,请相关版权单位或个人持有效证明速与本网联系,以便发放稿费。

正北方网联系方式:电话:0471-6651113 | E-mail:northnews@126.com

今日内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