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穿越七百年 看火艺之花

口沿两侧各有一长方形直耳 口沿至肩部两侧装饰有兽形耳

颈部雕贴3只麒麟 背面一只麒麟行走于颈部

香炉颈部正面刻有“巳酉年九月十五小宋自造香炉一个”15字楷书铭文,明确记载了香炉的烧制时间与工匠姓氏。 细看铭文,“巳酉年”中的“巳”是一个错别字,因为我国天干地支纪年法中并没有“巳酉年”。经考证,“巳”应为“己”,己酉年是公元1309年,属于元代时期。铭文中的“巳”,是不是当时工匠的笔误,今天的我们不得而知。

精彩讲解扫码阅读

记者  高玉璞  通讯员   郑承燕

近日,记者在内蒙古博物院三楼交融汇聚展厅看到了久负盛名的国宝级文物——元代钧窑“小宋自造”香炉,立刻被它雄浑而温润的光泽“俘虏”,不由暗自惊叹——700多年前,工匠小宋是怎样一气呵成,烧造出这件惊世绝鼎!

“小宋自造”钧窑香炉出土于呼和浩特市东郊白塔村附近,这里是辽代的丰州城故址。辽代的丰州城,建于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在位时期(916-926年),是辽朝廷对北方各族人民贸易的榷场,是商贾辐辏,百货骈阗之地。元代,这里的贸易仍然很繁盛。

历史的车轮一路向前,1970年12月的一天,一位农民在丰州古城遗址内平整土地,突然发现2个窖藏的黑釉瓮,一个高67厘米,一个高78厘米,瓮口被平底铁锅盖着,铁锅已经锈蚀。瓮中有6件精美的瓷器:钓窑香炉1只、镂空高座双螭耳瓶一对,龙泉窑缠枝牡丹纹瓶一对、缠枝莲纹瓶1只,各个釉色晶莹、造型美观。当时,内蒙古大学历史系的师生正在白塔村参加劳动,得知消息后,立即派专人把这批窖藏送到内蒙古博物馆(今内蒙古博物院)保存。

这6件瓷器,不论是钧瓷还是龙泉瓷,共同的特征是器型大,胎骨厚重,这种雄浑的作风是元代瓷器的基本特征。香炉上的龙、凤、麒麟等花纹装饰,也是元代常见的题材。3件龙泉窑瓷瓶,底部都承托着瘦长的莲瓣纹装饰,也是元代的风格。由此,考古专家们判定,这批窖藏是元代瓷器。

这批元代瓷器中,刻有“巳酉年九月十五小宋自造香炉一个”15字铭文的钧窑香炉,打破了“钧不过尺”的定律,是罕见的钧窑珍品,更是我国国宝级文物。

细看香炉上“巳酉年九月十五小宋自造香炉一个”铭文,考古专家们发现,“巳酉年”的“巳”似乎是个错字。因为在我国天干地支纪年法中,没有“巳酉年”这一说法,“巳”应该为“己”,己酉年是公元1309年,属于元代时期。当时,元代已建立政权30多年,政治相对稳定,经济方面包括烧瓷手工业发达,烧瓷工艺水平很高,所以“小宋自造”钧窑香炉的问世也是合情合理的。

至于香炉铭文中,到底是“巳”还是“己”,这个瑕疵丝毫不影响香炉的价值。1972年,香炉在北京展出时,时任国家文物局局长的王冶秋连连惊叹“这是世界绝鼎!”20世纪80年代,有关专家想请江西景德镇的能工巧匠复制一个“小宋自造”钧窑香炉,结果众多专业匠人看了真品后纷纷表示:这个香炉的烧制水平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根本无法复制。

1999年4月8日,国家邮政局发行了1999-3《中国陶瓷-钧窑瓷器》特种邮票,全套4枚,一版4张。邮票图案名称分别为北宋出戟尊、北宋尊、元·双耳炉、元·双耳连座瓶。其中,元·双耳炉邮票的图案就是元代“小宋自造”钧窑香炉。

钧瓷,是中国陶瓷艺术史上的一个重要符号,在世界陶瓷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命运却跌宕起伏。

钧瓷始于唐、盛于宋,得名于北宋徽宗时期。徽宗在禹州神垕附近古钧台设置官窑,烧制宫廷御用瓷,所以窑名为“钧窑”,瓷名为“钧瓷”。在宋代五大名窑中,钧瓷以“釉具五色,艳丽绝伦”,位列钧、汝、官、哥、定五大名窑之首,其烧制工艺被赞为“火艺之花”。后来,随着北宋灭亡,钧窑停产。

到了元朝,国家安定下来,工匠们开始恢复钧瓷烧造技艺,但相比于宋朝,元朝工匠烧出来的钧瓷胎骨厚重、釉薄厚不匀,质量逊于宋代,钧瓷技艺逐渐销声匿迹。

数百年后,清代光绪初年,神垕陶瓷工匠卢振太及其子孙,不惜变卖田产,反复研究钧瓷烧造技艺,最后用风箱小窑炉,采用捂火还原的烧造方法,成功烧造出窑变钧瓷,钧瓷烧造技艺再获重生。不料,50多年后,国家遇上自然灾害与战乱,钧窑又被按下暂停键。

直到新中国成立后,1949年,在周恩来同志的关怀下,老一辈钧瓷专家通过多方面研究实验,最终于1958年用还原焰烧制出了绚丽多彩、晶莹如玉的钧瓷制品。至此,钧瓷技术在原产地神垕镇全面恢复。

“小宋自造”钧窑香炉出土时,与烧造地在浙江的龙泉窑瓷瓶同穴窖藏在古代丰州城,这表明在我国古代,虽然交通运输条件远不如现在方便,但万水千山阻隔不了南方和北方各族人民在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交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源远流长,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气魄和瑰丽多姿的民族文化。

(本版图片、视频均由内蒙古博物院提供)

【出圈】

“小宋自造”钧窑香炉 成为邮票图案

1999年4月8日,国家邮政局发行了《中国陶瓷—钧窑瓷器》特种邮票,全套4枚。邮票图案名称分别为北宋出戟尊、北宋尊、元·双耳炉、元·双耳连座瓶。其中,元·双耳炉邮票的图案就是内蒙古博物院珍藏的“小宋自造”钧窑香炉。

【观点】

多元文化碰撞出美好

□沈莎莎

钧窑是我国五大名窑之一,始于唐盛于宋,起源于河南省禹州市附近。钧窑瓷器的基本特点是窑变成色,釉色为各种深浅不同的蓝色乳光釉。纯粹、匀净的釉色,给人们以极大的艺术享受,有“雨过天青”的美名。

“小宋自造”钧窑香炉,造型精美,釉变浑然天成,是传世钧窑瓷器中的佼佼者。香炉上篆刻的“巳酉年九月十五小宋自造香炉一个”铭文,让香炉更显弥足珍贵,因为目前国内出土的钧窑瓷器像这样带款识的不多。唐宋时期,钧窑瓷器有不超过一尺的定律,而这件元代香炉却远远超出了这个范围,可谓器型硕大,体现出元王朝多元一体,各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融合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元代人喜欢大的物件,“小宋自造”钧窑香炉在器型上完全体现了元代人的审美,而烧造工艺、釉色,却是延续了前代。所以,从器型整体看,“小宋自造”钧窑香炉既有中原农耕文化的气韵,也有北方游牧文化的开放包容,是北方游牧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的完美结合,体现了源远流长的多民族文化在碰撞和交融中升华出的文化自信。

(作者系内蒙古博物院副研究员)

【自白】

我是有身份证 的香炉

□娜拉

我已经700多岁啦。毫不夸张地说,我可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我们钧瓷家族在北宋时期是王权的象征。

天有不测风云,记不清那是哪一年,因为什么,我和伙伴们迷迷糊糊地被装进2个大瓮埋在地下。直到1970年冬天,我们才重见天日。

专家们对我进行了全方位研究:身高42.7厘米,打破了唐、宋时期“钧不过尺”(一尺是33.3厘米)的框框;脖子上刻着身份证“巳酉年九月十五小宋自造香炉一个”。专家们确定,我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器型最大、最完整、制作最精美的钧窑香炉。

钧瓷无对,窑变无双,我们这个家族每个成员的问世,似乎都是一种偶然,因此自古就有“黄金有价钧无价”“家有万贯,不如钧瓷一片”的说法。我们家族诞生的每一位成员,都要经过数十道工序,而且和季节、气候、风向等外界自然条件也有关系,所以历来就有钧瓷“十窑九不成”的说法。

公元1308年,繁华的丰州城重修了一座寺庙,工匠小宋便想为该寺庙烧造一只特别的香炉表达心意。第二年的9月15日,我诞生了。当我被小宋欣喜而激动地从瓷窑中捧出时,我听到了他因激动而急促的呼吸声,感觉到他心脏在快速跳动。我通体施天青色釉,因施釉较厚,烧制时纵横流于身体表面,形成天青釉面与土黄色露胎处的强烈对比,这使我有了铜器的金属质感,再加上釉变的成色,我成为元代钧窑香炉的巅峰作品。

【史话】

丰州古城遗址位于呼和浩特市赛罕区白塔村西南,西距呼和浩特城区18公里。

丰州城是辽王朝在其领域西南部兴建的一座军事重镇,金、元两朝相继沿用。辽王朝为了便于管理,将天德军城(今乌拉特前旗乌梁素海东南角的阿拉奔)、丰州城(今乌拉特前旗东土城)的人口强行东迁,在大青山南另筑新城安置,命名为丰州天德军。至此,丰州、东胜州(今托克托县大皇城)和云内州(今托克托县西白塔古城)三座州城鼎力,统称“西三州”。1044年,辽兴宗耶律宗真将西三州划归为西京大同府管辖。

金代,虽然沿袭使用辽代的丰州城,但已不再是封闭式的城市。城内的街巷带有行业名称的有牛市巷、麻布巷、染巷、酪巷等,反映了丰州居民随着手工业的发展,按行业分工,分布在城内各个坊区。

元代,疆域广阔,地方施行行省制度,开中国行省制度之先河,也是我们现在省份划分的基础。这时的丰州城,不仅是一座繁华的城市,而且还是中原地区通往漠北的交通枢纽。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从西方来到中国,进入土默特平原,就是从丰州到达元上都(今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境内)。元初名臣刘秉忠登临万部华严经塔,一览丰州城,有感而发《过丰州》,诗中写道:“出塞入塞动千里,去年今年经两秋。晴空高显寺中塔,晚日平明城上楼。车马骈阗尘不断,吟鞭斜袅过丰州。”生动地描绘了丰州城内外的风光景色。

(记者  张劲  整理)

[责任编辑:段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