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雕花的马鞍有故事

特日格勒回收了许多旧马鞍,对制作马鞍颇有研究作用

白铜钮扣,花纹精细

特日格勒手持爷爷传下的马具,其花纹、银质,都有着那个年代的印记

特日格勒所收藏的老式制作马鞍工具

从马鞍到架构上的马头,处处可见精细、精致

作为马文化中的重要符号,马鞍是不可或缺的。但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关注马鞍的人越来越少,马鞍也逐渐成为博物馆里的陈列品,而且马鞍制作的传承人,更是隐身在大众视野背后。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不断挖掘、展示与创新,这些传承人逐渐成为越来越受重视与关注的人群。在此之中,达尔罕贝勒式马鞍非遗传承人特日格勒就是其中的一位。他虽年仅36岁,却已接触及制作马鞍近30年。

呼和浩特晚报记者了解到,马鞍制作技艺,集木工、金属、刺绣及皮件编织等独特工艺于一身,因制作难度系数大等原因,早已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作为达尔罕贝勒式马鞍传承人,最重要的还是要了解所传事物的历史文化背景,对此,特日格勒颇有见地,他说:“其实任何事物都可以讲故事,讲历史。就如同马鞍一样,不同的质地,不同的花纹,不同的制作工艺都在悄悄地诉说着一段段过往。所以在研究马鞍的过程中,也是听马鞍诉说久远历史的过程。”

特日格勒的爷爷曾是一名马倌,有着一套制作马鞍的拿手技艺,特日格勒的父辈们也传承了这项手艺,由此,特日格勒自小耳濡目染,对马鞍有着很深的情结。直到2006年,油画专业毕业后,特日格勒开始专攻马鞍制作,尤其以达尔罕贝勒式马鞍为主。随后,经由他的推广与发展,达尔罕贝勒式马鞍逐步被人们所了解。除传承手艺外,特日格勒还主要研究蒙古族马鞍修复。如今,经由特日格勒所修复的马鞍就有近百座。(记者许婷)

[责任编辑:靳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