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文化馆培训“潮”起来 打造独具特色课堂

提起文化馆,许多人会有这样的印象,整洁的教室、安静的环境,还有一群白发苍苍、面带笑容的老年学员,安静祥和却缺乏青春气息,容易让人产生与时代“脱节”的印象。笔者认为,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在推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各地文化馆应该趁势而为,特别是在文化培训、艺术普及工作中,要进一步对接民众需求,真正实现“潮”起来的目标。

开展全民艺术普及是文化馆的重要职能。之所以要让文化馆培训“潮”起来,是基于扩大艺术普及受益群体的考虑。目前来看,很多文化馆的培训服务内容虽然越来越丰富,但受益群体出现了单一化的趋势,老年人成为文化馆的常客,却鲜见年轻人的影子。原因也不难理解:前者有大把的业余时间,后者则因生活压力等原因,参加艺术辅导的时间很少。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年轻人与文化馆无缘。事实上,当代青年对休闲放松的需求更高、对接受文化艺术教育的渴望更为强烈,电影院、剧场、旅游景点吸引了大量年轻观众、游客。值得注意的是,相比于老年人,年轻人在享受文化艺术服务时更乐意付费。然而,拥有丰富文化艺术资源、公益性的文化馆却无法吸引年轻人,实在耐人寻味。

文化馆培训“潮”起来的主要目的是吸引年轻人,要想实现这个目标,就需要对自身的服务理念、服务内容、服务方式进行变革,“潮”字的核心是,年轻人喜欢什么,文化馆就因势利导提供什么。

事实上,文化馆的培训和艺术普及不应仅限于开展传统的教学课程。比如,很多年轻人对传统乐器感兴趣,但对文化馆按部就班的音乐培训“不感冒”。如果文化馆能创新理念,拓展艺术普及培训思路,如推出传统乐器主题音乐会,并配以专业老师的辅导、表演、讲解,可能更能吸引年轻人参与,且效果会更好。此外,文化馆的工作人员要善于对培训内容进行包装、营销,譬如讲出一件乐器或一支曲子的精彩故事。

当下,各地都在紧锣密鼓地部署新时代的文旅融合工作,文化馆在这中间大有可为。文化馆有足够看点,是地方民俗文化的集中展示场所。在此基础上,文化馆培训可以成为其最大的亮点,在陈列展览的基础上,打造独具特色的培训课堂,展现当地民众风貌和生活面貌,让游客去博物馆看城市的过去,来文化馆看城市的现在。

[责任编辑:靳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