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重回黑土地

光阴荏苒,岁月如歌。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华诞,当年一批风华正茂,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告别城市走向黑土地。如今,他们故地重游,回到阔别多年的边陲小镇——呼伦贝尔额尔古纳苏沁农牧场。

苏沁农牧场地处祖国北疆,内蒙古的东北角,辽阔的呼伦贝尔大草原腹地,是个今天也不为大多数人所熟悉的地方。老一辈的苏沁人还清楚记得,当时整个农牧场的全部家当仅有960亩撂荒地、223头(匹)农用役畜和一些破败不堪、难以遮风挡雨的土坯房。50年来,几代苏沁人艰苦创业矢志不移,用一双勤劳的双手在广袤无垠的荒原上,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贡献。

今天的苏沁农牧场,场容场貌、队容队貌和职工的生活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每逢盛夏,沃野千里,阡陌纵横,滚滚麦浪,油菜飘香,整个农牧场生产过程实现了机械化,黑土地上的收获物阜年丰,硕果累累。

抚今追昔,苏沁人思绪万千,感慨万千。

1969年,304名风华正茂的海拉尔市青年响应党的号召,来到苏沁插队落户。这批年轻人的到来,成为苏沁农牧场未来发展与建设的后备队与生力军。

这群来自城里的孩子,大的高中毕业,刚满18岁,小的还没读完初中的课程,只有16岁。大家稍加休整,就被分配到各生产队的各生产岗位,和农牧厂的职工一样开始了春种、夏管、秋收、冬藏的繁重的农业劳动。跟康拜因收割、跟打草机打草、砖瓦厂脱砖坯、建筑工地当小工等等,凡是农牧场职工工作的岗位,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日常生活中,挤牛奶、剪羊毛、拉沙子、打拌子,更成为必须学会和完成的常规性农活。

当面对全新的生活,大家才发现困难远比想象的大得多:居住的土坯房夏天漏雨,冬天透风,隆冬时节夜晚墙上挂霜,常被冻醒;进入盛夏蚊虫叮咬,奇痒无比,难以忍受。

呼伦贝尔的冬天寒冷而漫长,气温常常在零下30摄氏度以下。一次正值隆冬,一组女青年,脚蹬毡嘎达,戴上大皮帽,全副武装,套上牛车去较远河槽拉沙子。没曾想在返回的半路上一头牛突然受惊挣脱了柍具,在白茫茫的荒野狂奔,其他牛见状也一同狂奔,事情来的突然,吓傻了这些不知所措的女青年,最后,当筋疲力尽的她们跌跌撞撞返回到驻地时,已是漆黑一片的深夜。

还有一次,正值深秋时节,一位刚满18岁的男青年和农牧场职工盛文忠师傅各赶一辆马车去很远的草甸子给队里的马匹拉过冬的草料,当赶着装满草料的马车返程途中,前面盛师傅的车走得较快,转过了一个山头就不见了,而男青年由于装车技术不行,经验不足,加上山路崎岖颠簸,小山一样的一大车草撒了满地,那一刻无助、寂寞、饥饿、疲惫、委屈一起涌上心头,欲哭无泪时,盛师傅发现他掉队,及时赶回,手把手帮他装车固定才又踏上返途。

这种恶劣的环境磨砺了人的意志,超强的劳动锻炼了人的体魄,多种多样的农活,让大家掌握了生存的本领。许多年之后,回顾这段难忘的岁月,每个人心中都会涌起一股豪气!

50年的光阴,足以让一个满怀着梦想的青年变成花甲老人,当大家相聚时,谈到知青岁月和逝去时光,所有人打开话匣子,欢快的气氛在苏沁的上空回荡。

这些当年的青年人走出了不同的人生轨迹。有的和当地青年真心相爱,喜结连理,成为苏沁永远的守护人;有的重拾书本,刻苦读书,搭上了高考的头班车,成为社会的栋梁;有的入伍当了兵,为祖国安全保驾护航;也有的继续在苏沁的黑土地上大显身手,成了技术能手、劳动模范和生产标兵,用自己的坚守和奉献承诺了那一代青年人对黑土地的忠诚;也有一些人英年早逝,尊其遗嘱埋在了苏沁,与这片黑土地永恒相守。

[责任编辑:何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