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巴图尔珲台吉、僧格时期的内政与外交

巴图尔珲台吉(?一1653  年)系哈喇忽拉长子,名和多和沁。 1634 年(明崇祯七年)哈喇忽拉去世,翌年,巴图尔珲台吉从达赖喇嘛处得到了额尔德尼巴图尔珲台吉的称号,巴图尔珲台吉登上卫拉特蒙古历史舞台之时,正逢国内外形势发生剧变之际。

17 世纪前半期是中国历史上明、清两个封建王朝交替大变动时期。腐朽的明王朝被以李自成为首的农民起义军所推翻,大顺 政权主足未稳,崛起于东北的后金满洲铁骑巳挥师南下,于  1644年(明崇祯十七年,大顺政权永昌元年,清顺治元年)攻下北京,建立了以满洲贵族为核心的清王朝。而来自北方的沙皇俄国 势力也开始向我国黑龙江流域、喀尔喀蒙古以及卫拉特蒙古地区渗透,成为我国西部、北部各族人民的严重威胁。

此时的卫拉特蒙古,各部封建主争夺牧地,兵戎不息,为了 摆脱困境并寻求发展,到 17 世纪 30 年代初,以和鄂尔勒克为首 的土尔扈特大部联合了和硕特部、杜尔伯特部的一部分,越过哈萨克草原,远徙到额济勒河(今伏尔加河)下游。和硕特部的大部在图鲁拜唬(顾实汗)率领下也离开了原游牧地进据青藏高 原。这样,游牧在天山北路的卫拉特蒙古部落主要是·准噶尔、 杜尔伯特、辉特。杜尔伯特原与准噶尔同宗,此时已附牧于准噶尔部,辉特部则追随杜尔伯特,也附牧于准噶尔。因此,天山北 路的广大地域,实际上己为准噶尔所统辖。

巴图尔珲台吉痛切认识到蒙古诸部间长期纷争给社会造成的 危害,当他雄踞于卫拉特诸部之首后,即致力于蒙古诸部封建主的和解。 1640 年 9 月终于在塔尔巴哈台召开了卫拉特、喀尔喀各部封建主会议,会上制定了有名的"察津·必齐克 (法规),即 著名的 1640 年〈蒙古一卫拉特法典) ,卫拉特与喀尔喀蒙古王公 的会盟和〈法典〉的制定,对于加强蒙古各部的团结具有深远的意义。各部间出现了安定、和平的局面。

巴图尔坪台吉采取一系列措施,致力于准噶尔经济的发展。 准噶尔是一个游牧民族,畜牧业是准噶尔社会经济的主要基础,据记载"准噶尔旧俗,逐水草,事畜牧","问富强者,数牲畜多寡以对。饥食其肉,渴饮其酶,寒衣其皮,驰驱资其用, 无一不取给于牲畜"。准噶尔人的畜牧业,主要是牧养马、牛、 草、骆驼。以数量言,羊最多,马次之,牛与骆驼再次之。 17 世 纪上半叶,准噶尔畜牧业发展状况,在〈蒙古一卫拉特法典〉中也得到了具体而集中的反映。如〈法典〉规定,敌人袭击蒙古及卫拉特,得报告而不出动者,大王公科铠甲百领、驼百头、马干 匹的财产刑;小王公平斗铠甲十领、驼十头、马百匹的财产刑(四 条 )。(法典〉对于一般犯有盗窃罪的人,罚以牲畜作为科罪手段,如〈法典〉规定:盗窃矛者料如下之财产刑,良质者马三 匹,劣质者马一匹;盗窃劣质箭及弓者,科母山羊及山羊羔各一 只(三十八条)。很明显,在准噶尔社会里,财产的主要标志是 牲畜的多寡,  {法典〉上所说的没收其财产,实际上就是指没收,其拥有的牲畜,这从一个侧面也反映了巴图尔珲台吉时期准噶尔 畜牧业发展的水平。

准噶尔先民,虽说早在 13 世纪时已经营农业,可是直至 17世纪初,农业在准噶尔中一直处于停滞状态。。巴图尔珲台吉认识到准噶尔境内"不乏泉甘土肥,性宜生植之地,着意倡导农业,农业才有较大变化,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 是以巴图尔珲台吉为首的各部封建主,开始以强制手段将四邻其他民族部落成员迁移列自己牧地,这些人主要是喀什噶尔、叶尔羌等地的维吾尔人,以及从内地掠来的汉人和俘虏的俄罗斯人,他们成为准噶尔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承担者。巴图尔珲台古为了 推进农业的发展,不但让俘虏来的"布哈拉"人种地,还多次向俄国西伯利亚当局要求引进种鸡和种猪。在他的要求下,  "1642

年,俄国当局把两只母火鸡,一只公火鸡,四头母猪,两头骗猪 和十只小猪转给了巴图尔珲台吉"。二是在部分地区开始出现了居民定居点。巴图尔珲台吉时期的居民点,汉文史载甚鲜,但我 们从当时曾到过准噶尔活动的一些俄国人的报告中,可找到点滴但生动的有关位于和布克赛尔的居民点的记述。

其一, 1640 年托波尔斯克将军派往巴图尔珲台吉处的使者缅希·列麦佐夫写道"珲台吉在蒙古边境的基布克赛尔(即和布 克赛尔一一引者)天然界区建造了一座石城从事耕耘,并要在这 座小城里居住。"

其二, 1642 年,俄国使者伊利英写道"霍博克萨里(即和 布克赛尔一一引者)系由三五个小镇构成,但这里的所谓小镇仅 指一两幢砖房,通常只是一座喇嘛庙。几个小镇很分散,彼此相 距都是一曰路程,中央的那个镇当时还在兴建中,所有的小镇大 概都位于霍博克河河谷。巴图尔决定在这里建立一个定居点,其形式也许是模仿他曾多次听说却从未见过的西伯利亚城镇的样 子。他请来了西藏喇嘛,引入了佛教的一切规矩。他还将布哈拉 的农业人口迁到这里。"

其三, 1654 年,出使清廷的巴伊科夫在赴北京途中,曾途经巴图尔珲台吉游牧地。巴伊科夫在出使报告中有如下一段记述: "从卡拉一库奇尔河走一日到达山区(指萨乌鲁山脉)。山顶覆盖 着积雪。据卡尔梅克人说:那里积雪永不消融。从这个山区到达珲台吉的城是三日路程。这座小城据说是土域,城中有两座石筑 的佛寺,在这座城里住的是喇嘛和种地的布哈拉人。"

从上述记载中可以肯定,巴图尔珲台吉的确曾在和布克赛尔地区建筑了居民点,在居民点里建有喇嘛庙,居民点周围则有维吾尔等族农民耕作。

为发展农业和手工业,巴图尔珲台吉在   1650 年前后,要求俄国政府为准噶尔提供铁匠、木匠、泥水匠和铠甲匠。1652 年, 他又向清朝政府提出给他派去木匠、油漆匠和石匠的请求。

巴图尔珲台吉时期畜牧业的发展和对农业、手工业的倡导, 说明准噶尔统治者已初步认识到农业生产对游牧民族的社会经济发展所具有的重要意义,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确是难能可贵的。

经过巴图尔库台吉的经营,准噶尔势力日益壮大,他本人的威望也与日俱增,他所建设的定居城镇,成为卫拉特各部王公、 喇嘛和俄国使者不断来访的场所,一位西方学者曾作如下评述: "有时在新都(指和布克赛尔一一引者)  ,有时在伊犁河畔或科布多地方的营地,他喜欢以威严的仪式接见异国的王公和西伯利亚总督的使节,这个游牧战士已经变成了立法者、农民和商贾之 王。

"巴图尔珲台吉致力于发展准噶尔的政治和经济的同时,他还奉行与清政府加强联系的政策。 1644 年(顺治元年)清朝政府定 都北京。 1646 年( 顺治三年)和硕特、准噶尔、土尔扈特各主要王公台吉 23 人联名向清朝遣使通好,在这些台吉中就有准噶尔的首领巴图尔珲台吉、楚玻尔乌巴什、都喇勒和硕齐等。     

1647 年(顺治四年)巴图尔珲台吉自己单独派出使者赴京,清政府对来自准噶尔的使者十分重视,宴请并赏缎布等物,随即又遣官员宰桑吉尔,侍卫乌尔滕持顺治帝的信前往巴图尔珲台吉游牧地回访。1650 年( 顺治七年)和 1652 年( 顺治九年)巴图尔珲台吉又两次遣使人京"进贡方物"。  1653 年( 顺治十年)巴图尔珲台吉去世后,其子僧格继续奉行与清政府和好的政策,)顺治十 三、十四年僧格两次以巴图尔珲台吉的名义向清朝遣使"贡珊珊 数珠、自毡毯"。  1664  年(康熙三年)僧格在其叔父楚玻尔乌巴什与和硕特部首领鄂齐尔图车臣汗支持下,击败了贵族上层的异己势力,正式成为准噶尔首领后,于 1666、1667、1669 年即以自己名义相继遣使入京通好。 在巴图尔珲台吉与僧格的执政年代,准噶尔与清政府关系的主要内容是和平交往。

但准噶尔与清政府关系并非毫无矛盾。 1647 年(顺治四年) 准噶尔使者呈送巴图尔珲台吉致顺治帝的上疏申,因未注明向清帝请安,引起)顺治帝不满,1652 年(顺治九年) ,巴图尔珲台吉要求清政府派遣工匠修建庙宇,但清政府却以"路途遥远,气候寒冷"为由而予以拒绝。在此前一年,巴图尔珲台吉还因收容侵犯归化城的喀尔喀蒙古札萨克图汗部和托辉特封建主额尔德尼,遭到清政府的责难。

尽管如此,这一阶段和好交往仍是准噶尔与清政府双方关系 的主流。

巴图尔珲台吉父子执政时期,准噶尔与俄国的关系则比较复杂,既有和好互惠的交往,也有剧烈的外交之争,其间也发生了几次武装冲突。

巴图尔珲台吉执政初期,面临因中原战乱致使与中原的贸易中断的困境。准噶尔首领为自身社会的发展,转而加强了与俄国 的联系。巴图尔珲台吉为改善与俄国的关系, 1635 年曾下令将以往俘虏的俄国人遣还,并声明"不准今后接纳背叛俄国的逃 人"。俄国方面也屡次应准噶尔的要求,向准噶尔提供发展畜牧 业的种畜。但是,俄国政府的这种和好姿态只是表面的,他们对准噶尔政策的出发点是"极力通过和平手段把卫拉特王公和执政者变为俄国臣民,把从属于这些王公和执政者的居民变为为俄国 国库提供实物税的居民,并把他们居住的地区变成俄国的领 土"。这一点在 1644 年 8 月西伯利亚衙门托波尔斯克当局的信 中表述得十分露骨,该信责成俄国边境当局"寻找没有向俄国交纳实物税的新州",必要时可以使用武力。 据不完全统计,巴图尔珲台吉执政的 18 年 (1635一1653 年)中,俄国派到准噶尔活动的使团和个人达 17 次,其中到巴图尔珲台吉牙帐活动的就有  13 次,他们是:  1634 年塔拉行政长官派遣的弗·普洛特尼科夫   1636 年托波尔斯克军役贵族托米拉·彼得罗夫 1640 年克·阿勃拉莫夫 1640 年 10 月托波尔斯克军役 贵族缅希·列麦佐夫  1641 年军役人员谢缅·涅乌斯特罗耶夫; 1641 年托波尔斯克亚·布戈拉科夫        1643 年初格拉戈里·伊利 英  1644年火枪兵百人长弗·克利亚皮科夫  1646 年托波尔斯克 军役贵族德·阿尔申斯基 j 1649 年军役人员弗·伊凡诺夫和勃· 雅克希古洛夫 j1651 年弗·克利亚皮科夫 j 1651-1652 年托波尔 斯克军役贵族伊凡·巴伊加切夫。而僧格执政的   1664-1670 年的6年间,有五个俄国使团到僧格牙帐活动。他们是:  1665 年 6 月的布宾内1666 年 4 月的利托索夫    1666 年秋的库尔文斯基;1668 年 4月的伯林 1670 年初的斯基宾。其中布宾内和库尔文斯 基在准噶尔活动达一年以上,时间较长。因此,这一时期准噶尔与俄国关系的主要内容是错综复杂的外交斗争。

17 世纪 40 年代初,巴图尔珲台吉对俄国的不满情绪突增。1640 年 10 月他向来访的缅希·列麦佐夫说: 夫携带皇上的赏物、礼品来我这里,而另一方面,俄国人却在攻打我的居民。"对俄国人的两面政策提出了指责。次年,巴图尔珲台吉遣使向托波尔斯克将军指出,1640 年春,托木斯克当局袭击了珲台吉的居民,并抓住三人,要求今后"不再发生类似事件。   1643  年,巴图尔珲台吉又向俄使伊利英指出,库兹涅茨克的哥萨克袭击了他在托木河上游的克萨噶勒鞋辑部落。1644 年,他又遣使抗议俄方俘虏了克萨噶勒人,提出若不"无偿遣返 俘虏,双方关系必将由此申断"。同年还向俄使克列皮科夫指 出,俄国人夺去了从来就是向他缴纳实物税的属地,并一再向俄国提出中断关系的警告,终于在 1647  年准噶尔方面停止向俄国遣便,小规模的边境冲突也时有发生。如英国学者所指出:早 在  1647    年,巴图尔晖台吉就以火和剑威胁西伯利亚诸边境城 市。"

僧格执政后,与俄国的外交斗争有增无减。当时的外交斗争主要集中在两个问题上:一是所谓"礼仪程序"之争  二是对捷 列乌惕贡民征收实物税之争。

1665 年,俄国使者布宾内向僧格提出,要僧格"能接受沙皇 的崇高统治,渴诚为大君主效劳"。对此,僧格明确表示,自己承袭巴图尔珲台吉的准噶尔的统治权,要俄国政府尊重自己的地位。并指责俄国政府扣留自己贡民捷列乌惕人的行为,指出俄国政府无权向他们收税。

1666 年,僧格与俄国使者库尔文斯基的争执更为激烈,库尔 文斯基在僧格和楚玻尔乌巴什领地耽搁了近一年,他试图通过馈赠礼物,使僧格放弃归还捷列乌惕贡民的要求,楚琉尔乌巴什为 此警告库尔文斯基 , 究竟是战争好呢?还是和平好?"如果俄国政府继续拖延,不予解决,"我楚玻尔就把他(指沙皇一-引者) 所辖城镇和整个托木斯克县夷为平地,难道我不再能挽弓、开 枪、击剑了吗?"对于库尔文斯基坚决要求准噶尔首领应站起来 接受沙皇的书信和礼物,楚玻尔乌巴什气愤地予以反驳  难道我是大君主的藩属,要这样恭敬地和有损于尊严地(指低三下四 地站起来)接受他的礼物和来书!你们都给我离开兀鲁思滚回托木斯克去,大君主的礼物、信件也统统带回去!"楚琉尔乌巴什 还说"无论在过去其他台吉的年代里还是在我本人的经历中, 从未有过站着而不是坐着接受大君主的礼品和来信的先例"。这场由库尔文斯基挑起的"礼仪程序"之争,以俄方的退让而告终。库尔文斯基在致沙皇报告中无可奈何地写到:楚玻尔乌巴什 "坐着接受大君主的礼物和信件。他本人既未问候陆下健康,也 未亲自接受陆下的赠礼,而是盼咐几位贵族收下的"。而僧格在 接见库尔文斯基时也同样"坐在那里……把大君主的信件撞了过 去,又盼咐几位近臣将呢绒绸缎等礼品收下。他也没有向我们问 候睡下的健康"④到 1670 年,僧格当面警告俄国使者斯基宾, 俄国政府如果在归还捷列乌惕贡民问题上继续拖延不决,那么就 要"攻打托木斯克、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和库兹涅茨克",在北京访问的俄使阿勃林返回时,也将予以扣留。正当僧格、楚玻尔乌巴什抵制俄国扩张的斗争向纵深发展之时, 1670 年底,僧格被他同父异母兄车臣台吉、卓特巴巴图尔所袭杀。

[责任编辑:张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