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杜聿明内战被俘,曾捡石头砸自己脑袋晕了过去

[摘要]杜聿明看到许多老部下,羞愧难当,捡起一块石头朝脑袋上砸,皮破血流,晕了过去。解放军干部见俘虏们骚动不安,传说“总司令死了”。

杜聿明

文 | 刘统

东北野战军政治部曾发过一个文件叫《防止敌人军官逃跑和清查俘虏军官的办法》,总结了国民党军官的几个特征:

1.军官的服装布料好,有青天白日徽记的扣子。肩上有带肩章的横带。有的军官虽然外边换了士兵衣服,但里面的衬衣、衬裤很干净,讲究,来不及换。

2.军官一般留洋头,双手细嫩,牙齿洁白。

3.身上有贵重物品,如金子、手表,钢笔也很讲究。

4.为了隐蔽身份,怕被认出来,站队站在后排,喜欢蹲墙角。举止不自然,避免与我军人员接近。问话装傻,一问三不知,说话以南方口音居多。

5.被俘后士兵仍以长官对待,住宿时有人伺候他。吃饭时别人乱抢他不抢,有人给他盛饭,他一说话别的俘虏都不敢吵吵。

6.自称是文书、军需等小官,但对自己的职务、薪饷和同事的姓名都说不清楚。只要一问,就会露马脚。

辽西围歼战结束后,东北野战军政治部给各部队发出电令,缉拿国民党兵团司令廖耀湘。指出廖是湖南口音、矮胖、眼睛近视。一天,某后勤部战士发现街上来了两个身穿破衣、肩披麻袋的“南方商人”,其中一个头发花白的矮胖子,特征与通缉令上说得一样。后勤部将他扣留审问。他自称姓胡,在沈阳做生意,战乱中逃难回老家。这些假话当然骗不了人,上级命令把他送警卫连看管。

到了连里,连部卫生员是个解放战士。他指着廖问:“你不是廖耀湘吗?在西安阅兵时你还给我们讲过话呢!”廖慌忙否认,脸涨得通红。警卫连林指导员看在眼里,心想八九不离十了。行军时廖将帽沿拉得盖住脸,只露两只眼,生怕原国民党军士兵认出他来。押解途中一再乞求放了他,达不到要求就装病不肯走路。后勤部让他坐卡车,司机也是新解放战士,一看就说:“没错,他就是廖耀湘!”在无法抵赖的情况下,廖终于低头承认了自己的身份。

淮海战役最后阶段,国民党徐州“剿总”副司令杜聿明向北逃跑。副官给他剃掉胡子,化装一番。他们走到天亮,被附近村庄的解放军抓住。吃了一顿饱饭后,杜聿明等被带到政治部门接受审查,负责审查的是华东野战军四纵政治部陈主任。杜自称是13兵团军需高文明。陈主任笑着问道:“13兵团有几大处?请把处长的名字写出来。”杜聿明顿时傻了眼,手里拿着派克金笔写不出字来。陈主任看他使用的高级金笔和手表,就知道他不是低级军官。向他交代坦白宽大的政策,然后命令战士把他带到广场上,与大批俘虏们一起听候处理。

杜聿明看到许多老部下,羞愧难当,捡起一块石头朝脑袋上砸,皮破血流,晕了过去。解放军干部见俘虏们骚动不安,传说“总司令死了”。从俘虏中找到这位“高军需”,为他包扎了伤口,单独关押起来。第二天陈主任再来问,杜聿明说:“你们已经知道了,何必再问呢?”

[责任编辑:贾丕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