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丰富多彩的小人书

我家门前的早市可谓琳琅满目,不仅有蔬菜瓜果、鞋帽百货等居家必备物品,还有不少收售古董的地摊。让我惊奇的是,这些地摊不仅有钱币、瓶瓶罐罐、仕女图,还有我儿时熟悉并钟爱的小人书。当我捧起一本封面泛黄的《大闹天宫》时,思绪穿越时空,将我带回60年前的少年时代……

那时,孩子们的文化生活匮乏,小人书成了他们的文化快餐和精神食粮。小人书是出版社将比较流行的故事、小说、电影编成简明的脚本,并配上图画,图文并茂,图文互解,通俗明白,赏心悦目,可以说,是陪伴好几代人度过欢乐童年的“掌中宝”。

说起小人书,儿时的一些趣事又浮现在脑际。上个世纪50年代,由于家庭经济条件的制约,买一本小人书绝非易事。记得一次我们全家逛“骡马大会”(一种物资交流集市),看到新华书店的流动书摊上,陈列着各种各样的小人书。我央求母亲给我买一本,可她却说:看什么闲书,好好念你的书吧!我第一次看小人书还有一段故事呢。一天,石富同学在课间看一本小人书,我凑上前一同欣赏,可还没看完,上课铃就响了,无奈只得回到教室。那本小人书叫《智取生辰纲》,书中杨志、晁盖及阮氏兄弟栩栩如生的形象,那跌宕起伏的情节,久久萦绕在脑际,无心听讲。正在这时,我窥见石富悄悄地在课桌里翻动小人书,我知道他在偷看。下课后,我向他借阅,可为人抠门的他一口回绝。于是,我说不借给我就告诉老师。在我的威逼下,他乖乖地借给了我。

为了看到更多的小人书,我绞尽脑汁想办法,比如用洋片、杏核换小人书看,有时候还偷店里的螺丝糖(我家经营一家烟酒商店)和同学交换。那时,街头有小人书摊,只要花一分钱,就能看一本。一次,母亲让我上街买2分钱的香菜,我竟然冒着极大的风险,只买了一分钱的菜,克扣的一分钱换来了一本小人书。这一办法屡试不爽,但纸里包不住火,一顿皮肉之苦使我断绝了这一念头。

街上的小人书摊诱发了我的灵感。我和弟弟商量,周六和同学借书,承诺周一还,这样我们用借来的书摆起了书摊。此举不但自己能读到更多的小人书,还能完成资本积累。我用赚来的钱,又购置了新书,几个月下来,我们已有十几本小人书了。不知怎的,尽管我们做事谨慎,还是被父亲发现了,以“不务正业”的罪名将书摊“取缔”。

小人书也在不断地创新,电影小人书的诞生,填补了儿时难得看电影的空白。比如《攻克柏林》是前苏联拍摄的一部电影,编者不是动用绘画手段,而是利用电影胶片剪接影印而成,再配有简明的文字说明,故事情节完整。斯大林叼烟斗的形象,希特勒自杀的情景,至今还留在我的记忆里。后来,凡电影院上映过的电影,不久就有小人书问世。比如《钢铁战士》《国庆十点钟》等电影,都是从小人书上看到的。再一个创新是套书的出现,编者把一些古典名著或长篇小说,用几本或几十本小人书把它完整地展现出来。比如,《三国演义》,往日都是看的《桃园三结义》《借荆州》等单行本,而套书则是将全部内容以60册的规模呈现出来。一些经典长篇小说的套书也不断出版,如《新儿女英雄传》《烈火金刚》《敌后武工队》等。这些套书有很大的诱惑力,但价格不菲,我们只能望书兴叹。

丰富多彩的小人书,不但使我们受到了革命传统教育,还能扩充知识,提高写作能力。刘胡兰的坚贞不屈,《鸡毛信》海娃的机智勇敢,都在我们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小人书使我们较早地接触了古典名著,如《水浒传》《红楼梦》,为学习语文、历史(当时小学五年级始开设历史、地理、自然课)奠定了基础。小人书言简意赅的文字说明,叙述简练,描写生动,议论得体,让我们受到了文学的熏陶,提高了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现在每次进书店,总是瞅瞅孩子们的读物。这不仅是因为自己是一名教师,潜意识里可能也与小时候的阅读经历有关,总想看到与早年记忆有关的蛛丝马迹。但遗憾的是早已不见小人书的踪影,不少少儿读物都是大开本,甚至是国际开本,很大的纸页上文字寥寥,配以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卡通画。图画基本上是电脑制图,都是出自冰冷的技术操作,而少有人的气息和痕迹。虽然现在已经很少见到儿时的小人书,但儿时与小人书的情结,难以消退,小人书给我的影响,难以消弭。

[责任编辑:张涛]